míngzhèngyánshùn
春秋时期,著名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倡以“礼乐”来教化民众,也就是讲究礼节,用“伦理道德”和“正统的音乐”来教育老百姓,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当时的鲁国国君鲁定公想借孔子的名气来提高自己的声望,所以请孔子到鲁国来做官,孔子接受了鲁定公的任命,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就将鲁国人民教化得有礼有节,社会风气一片大好。可是鲁定公自己却并不遵从孔子的教育,只会贪图享乐,不能依照礼节行事,孔子多次规劝他,也不见有任何改变,于是孔子就决定离开鲁国,前往卫国继续推广自己“礼乐”治国的策略。
孔子带着学生前往卫国,路途中与他的学生谈论以“礼乐”治国的策略。当时有一个学生名叫子路,孔子很器重他,子路认为孔子在鲁国推行了“礼乐”治国的政策却得不到君王的认可,就不应该再坚持了,于是便问孔子:“老师,如果卫国的国君请您帮助治理国家,您首先准备干什么呢?”
“先要正名分。”孔子想了一想,回答道。
“还有这个必要吗?”子路是亲眼目睹了孔子在鲁国推行礼仪章法的失败的,听孔子仍然坚持要从“名分”开始治国,感到不可理解。
孔子一脸正色地说:“当然。没有正大光明的名分,说话便没有分量;说话没有分量,做事就不会成功;做事不成功,那么礼乐就得不到提倡与宣扬;礼乐得不到提倡就会导致刑罚不得当;刑罚的不得当就会使老百姓不知如何行动,如何做事。所以,干大事一定要先正名分,才能说话管用,办事成功。”
尽管孔子很尽心地推行以礼乐治国,可是当时的各国国君一心想当霸主,对于“仁政”根本不感兴趣,只热衷于用武力来争夺权力。所以孔子用“礼乐”、施“仁政”的思想一直得不到实行,最后抱憾终身。
解释: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名正:名义正当;言顺:道理也讲得通。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