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看电影流泪

林语堂散文精选[电子书]

因为我看电影常流泪,所以看见隔座姑娘拿手绢擤鼻子,或是出来颊上留两条泪痕,便觉得比较喜欢她,相信她大概心肠不错。对于哭这件事,成年人多半以为难为情,虽然中西略略不同。先就这中西不同讲讲。中国人常有君臣“对哭”,有请愿团“跪哭”之事,为西洋所无的。尤其是英国人,他们哭不肯出声,也不肯叫你看见。英国教育最重“人格”,(Character)而所谓“人格”大部分是指勇毅、含忍、动心忍性的工夫。英国人动起怒,先把牙关咬紧,一声不响,即所谓Character。英国公学小学生被大学生欺负,吃了几记耳光,打了几个嘴巴,不哼一声,就叫人佩服,说这孩子是贵族家庭出身,有大家子弟的模样。这在英国话叫做“吃得起拳头” Can take a beating。后来这话就成普通用法。比方你对英国人说,某人能吃得苦,有毅力,英国人便说:“Oh,yes, he can take a lot of beating”(可以吃得起几下拳头),这是很称赞的话,是说他不遇事畏难而退,强邻踢他几下,他不便叫人家爹爹。他们古老时代就是如此的,古代英文文学中的英雄,创伤要死,便是负伤逃到人迹不到之地静静死去,不肯叫人哀怜。中国人传说老虎死时,不令人看见,就是这个意思。一直到现在,英皇卧房墙上所挂的祷文六句,一句便是:If l am called upon to suffer,let me be like a goodbred beast that goes away to suffer in silence.

“如果我命中须受苦,让我学法有风度的野兽,避入野处去静中受苦。”最近南京大戏院有Dark Angel影片,便全是这种英国绅士的表现。一人爱一女子,但是在战地受伤,两目失明,便离乡背井,放弃他舒服的家庭,隐名去住乡僻,绝不肯叫爱他的女子矜怜他,扶助他,这也是一个最特别最明显的例。因为这个不同的传统,所以英国人更不肯在人前流泪。

中国人整个看法不同,对于忧伤喜怒认为也是七情之正,放声大哭比较不以为耻。这已属于中外心理之比较,此地不预备深谈。所要说的是,中国对流泪态度大不相同,故社会上,文学上,戏台上,常有放声大哭之事。原因是,一则有儒家适情哲学;二则孔子哭之恸,申包胥哭秦廷,有种种榜样在前;三则丧礼把放声大哭也列入仪文,拭泪挥泪也都有明文规定了;四则诗词戏曲已把“挥泪”手势化为艺术,认为美观;五则中国人生活实在太苦,大有非哭不可之势。基于这种原因,中国人当众哀哭,也就不以为耻了。这种中西心理情绪之不同是要研究的。钱钟书先生曾于《天下》月刊批评中国悲戏不如希腊悲剧,因为剧中英雄,太少伟大丈夫气。其实《长生殿》之唐明皇把贵妃交出,不肯双双自缢或服毒而死,有欠英雄本色,我也承认。但如霸王别姬,一剑杀爱姬,又一剑自刎,我认为豪杰,并不愧为悲剧主角。若因霸王之哭,而怪其失英雄本色,未免陷于以西洋人对哭的态度衡量中国艺术之弊了。当他声泪俱下之时,我们中国人总认为满意的、美术的。况且天下真英雄那有不流泪的?惟儿女情长者才真有英雄远志。(张潮仿佛有这句话)老残说得好:“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二集自叙》)沈君烈亦是文章“鬼才”,他说:“人生何必时俗喜,亦何必鬼神怜,但愿对俊男子大吐肝膈,痛哭一场,足了事矣。”(《与山阴王静观书》)这比较可以代表中国人对哭的态度。

以上是略略讲起中西对哭态度之不同。其实中国人也是以为看电影流泪,不大尊严。我真不懂,看电影流泪有什么羞耻?那天我跟内人去南京戏院看《孤星泪》。出来时,内人问:

“你哭了没有?”

“当然”,我说。“看了这种影片而不哭,还算有人心吗?”

其实我整个情绪都搅乱了。那晚头也昏了,看书也看不下去,和人打扑克,也无精打采。输了四元二毛五。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