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经济社会学科作文题目(三选一):
1. 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2. 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3. 解释尼采在《人性,太人性》中有关 “德行”的论述
2006年法国高中会考作文
文科作文题目(三选一):
1. “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 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 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社会学科作文题目(三选一):
1. 什么是公众所能承受的真理?
2. “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3. 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种现象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作文题目(三选一):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快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法国高考不给学生灌鸡汤
法国的中学会考是中学生毕业升学前的惟一考试,相当于将中国的高中毕业考试和高考合二为一,所以也可以算是“高考”。我们先来看看法国高考作文怎么出题,出什么题,想考学生什么。
法国中学生分为文科、理科、社会经济科、音乐舞蹈专科,不同专业的题目各不相同。不是统一卷。
不论哪一科,统统都是给三道题,让考生选其中一道作为题目。不是只出一道题让你没得选。
不论哪一科,最后一道题无一例外地是与哲学有关。给出一段哲学文本,要么让考生解读、阐释,要么让考生点评、分析。对着经典,你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论哪一科,三道题里的前两道题都是议论文,让考生针对一个实际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并陈述理由。议论文的题材,绝大部分是在考生身边发生的社会议题、公民议题,比如“你我欠国家什么”“获得幸福能否不择手段”“信仰与理性的冲突”“文化多样性”。考生在考场上面对的题目,可能正在市议院被各方议员们争论不休,也或许正在街头引发对立人群的激烈冲突。这些都是考生将来走上社会很可能亲身遭遇的难题。
话题开放。这也与其来自社会议题有关。社会议题,譬如理性与信仰的冲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没有标准答案。考生自己确定自己的立场,言之有据即可。
论题很清晰。随便举一例,“文化多样性是否会威胁全人类的团结”,这便需要考生将论述限定在文化多样性与人类的普遍交流的范畴内。再对比我们这边禅师体泛滥的“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或鸡汤味浓郁的“带着感动出发”,令人不知道从哪个点入手。(不要埋怨微信朋友圈里遍地心灵鸡汤,看看我们这里的作文题就知道鸡汤、禅师体的市场有多么肥沃的土壤啦。)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也能揣测法国高考命题人的某些良苦用心;让考生直面实际问题,或针对某些形而上问题(如“我们能否对真理漠不关心?”),描述、分析事实,形成自己的判断,并陈述理由。在这里,修辞不是第一位的,说理能力才是。
法国考生拼的是说理能力,但中国的考生不是。中国的老师评价作文,是看你的词汇是否多变,看你的语言是否优美,看你的结构是否起承转合,看你运用典故是否恰当圆熟,至于文章是否把事实描述清晰,立论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充分,反而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