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
安妮宝贝是来自北京的作家。她谈不上非常有名,至少在我那些追求时尚的朋友中来说,谈不上非常有名。而我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她的书所震慑。
她从来不会运用很华丽的辞藻。朴实而无华。这正是我觉得是当今文坛上所缺少的。她从来不会像其他的作家一样,用搞笑、幽默、夸张的手法来赢得读者的欢心。她的文笔清冷,流畅,又有淡淡压抑着的伤感,犹如冰封了一个冬天才被释放的潺潺流水,奔腾着对生命的渴望;犹如终年不化的白雪峰上一块最凛冽的冰,不愿随波逐流;更像是在深山老林中永不停歇的雪鹰,企图冲破阻碍,飞到最高最高的云层中,追逐它的一片蓝天,而不是消极处事。
她留给人们的,并不是极其深刻的处事观,也不是像童话《白雪公主》一样完美的结局,而是像外国雕像一种残缺的美,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
第一次看到安妮的文章。很潇洒的、运用自如的文风。我甚至可以断定,很多人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她的文章,总是少双引号,少冒号,甚至全文都没有几个能起伏情感的感叹号。但是她的文章,很宁静。没有什么波澜滔天,却仍然能用这种宁静的美来带给人最深的震撼。她的文章,排序排地很乱,但乱中有序,制造了一种朦胧美,让人有一种模糊的感觉,似乎在云里雾里,找寻事实的真谛。
《彼岸花》、《清醒纪》,乃至《蔷薇岛屿》、《莲花》都一一拜读过。其中最喜欢的虽然是文笔清新、韵味悠长的《清醒纪》,但《莲花》却好像是我忧虑焦躁时的一棵救命的稻草。
那时我刚刚从培训班回家。黄昏的阳光沉沉地照耀在我身上,很清新、很温暖,却依旧无法平静。我恨,我正在恨我没有能力,没有办法来弥补以前的偷懒,而现在却无论再怎么扬帆起航,都无法赶上进步的浪花。在培训班,我累,但过得很充实。可是,别人的看法却是我致命的打击。“哼,”我自嘲着,“不就是学习比我好么?又何必冷嘲热讽,咄咄逼人。”
这时在一间小小的书屋面前,我停住了脚步。
一张很显眼的海报:安妮宝贝新书《莲花》。
我情不自禁地迈出了脚。
翻开了这本书,从文字里感受到现在所难以感受到的幽静,悲愤的泪水已经含在眼里,就快滚落出来的时候,却不经心地沉浸到书的内容里。而把什么难过的事情抛在脑后。开始为故事中的男女担忧她们遥远而漫长的雪域之旅,去追寻一种承诺,一份执着,在雪域的路上,他们几番遇到了大自然毫不留情的摧残,却凭着信念最终抵达目的地,就算希望落空……
安妮的书有这么大的魔力,别人可能会不相信。可能是我当时情绪太过低落,竟然完全进入了她的书,在她的书上,心头感受到了沉沉的包袱,却看到有些文字,仿佛就是对我说的,有一种坚强和刚毅的意志在她的笔尖雀跃,有一种生命所折服的光彩在每一个字眼上熠熠生辉……我向往着她的书,更向往着圣地一般的西藏雪域。其实在看她的书之前,我也是无可抵挡地憧憬雪域的圣洁、纯净之美,我相信是犹如她笔下的圣洁、纯净之美。
小一点的时候,曾为可爱淘的书而哭,而当时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也同样潸然泪下。但并不是她的书感人,而是当时我似乎在寒风中寻找到了最温暖的避港湾。可爱淘,安妮宝贝,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作家,却能同时得心应手的运用“冷”这个字眼,来充实自己的文章。殊不知,可爱淘的,是在爱情的过程中,遇到挫折的孤独的冷,感人;而安妮宝贝的,是在追寻心中理想的过程中,克服外境摧残的一种不屈服的意志的冷,摄人。两者都是出色的作家,却各有自己的风格所在。
一次写调查报告,我选择了“小学毕业生最喜欢的书籍”的专题。本来我很有信心(我自己也要参加调查)地写了安妮宝贝的书,做偶像调查的时候,也写了安妮宝贝。结果一看:好家伙,偶像里面全都是什么蔡依琳、周结论、Twins等,而书里面,最有人气的竟然都是什么漫画书、言情小说……一天我问好友:喜欢安妮宝贝吗?喜欢她的书吗?后者答:“什么baby啊,我可不知道。”接着我说得慷慨激昂的,她却笑我另类。倒……
莎士比亚、歌德,又增添了一个新伙伴——安妮宝贝。说都是作家吧,前两者都是外国的名作家,添上这一个,好象怎么说都不搭调。喜欢莎士比亚,是因为他的莎士比亚悲剧集,说真的,一点也不悲,却很有哲理;喜欢歌德,可不是因为他的爱情小说,而是因为他说过的话,诗意而蕴涵着深深的韵味,常常在我的生活中激励着我;喜欢安妮宝贝嘛……前面说了这么多,就不用再重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