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年级 - 散文 阅读指导

选择

河北省石家庄长安东路小学 TZI

专辑:浙江寒春作文吧

脚下是起伏的荒原,眼前只有灰暗的远山,寂寞的天空找不到一只飞鸟。
一、夸父追日
脚下是起伏的荒原,眼前只有灰暗的远山,寂寞的天空找不到一只飞鸟。
突然阵阵狂喜的呼喊从荒原的尽头传来,一个鲜红的身影从天与地相接的地方奔来��就像骑上疾风的一团火,径直地掠过荒原的每一寸土地。他的身上竟沾满鲜血。
多少个日夜,他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手测量山峰,用双肩比试天空,用双眼寻找光明,用鲜血追逐太阳。他就是夸父,那个追日的人!
今天,他终于找到了太阳升起的地方,他决定在此等待黎明,他要为部落的人带回光明和生气。夸父默默在跪在大地中央,看着寂寞的天空一点点地亮起来……他跪在那里,岿然不动,俨然一座丰碑。
云散去,天空不再孤寂,荒原渐显绿意,当太阳的光芒触及夸父身体的那一瞬,他已随太阳而去,到了一个永没有黑暗的地方。
在自己的生命与族人的光明和后代的兴盛之间,夸父选择了后者,选择了牺牲,同时他也被他的民族选择,成为一段神话。
二、高山流水
月华如水,琴声也随月光静静流淌。
山谷里站着一位老人,身旁是一把朴素的古琴。他那写满沧桑的含恨的脸,仿佛在对天诉说着知音难觅的悲凉。他是在回忆一曲《高山流水》觅得知音的惊喜,还是回味在清幽的古琴声中与知音共赏音韵的欢乐,还是回想与知音一同登高赏月,同醉于山水之中的满足?
忽然,老人举起身旁的古琴奋力砸向一块岩石,铮然一声,弦断的余音在诉说老人心中的凄凉。子期伯牙,高山流水,这长满了青苔的故事,这千年不变的情谊,还有一同浸在青雾缭绕的古曲中的悲凉,是否在诠释着一曲知音难觅的传说?
伯牙选择了用琴声为知音殉葬,表达了内心知音难觅的悲凉,希望有琴声陪伴的子期不再孤独,送去琴声的伯牙也无悔于自己内心的选择。
三、昭君出塞
昔日万人空巷的长安城,褪却了往日的喧闹与繁华,在十里送别的长队中竟是妇孺皆泣,而那辆极其华丽的宫车的垂帘却是不曾被掀开一点。人们多想看一眼这位受到万人仰慕的自愿出塞的女子!
人们哪里知道,这不愿掀起的垂帘背后,传来的一阵阵啜泣!
要出关了,风沙渐大,绿色在减退,她知道她离故乡又远了。抬头看,只有一只孤雁在天的一角飞翔。
在一块突兀的石碑前,那华丽的宫车停下了。垂帘终于被掀起,昭君款款而下,移步至石碑前。低眉,轻抚,不禁潸然落泪。石碑上的“汉”字被润湿了。抬头看,那孤雁竟也径自坠落……
昭君当年抚碑而泣之处,那残碑上的泪还在吧,一如千年以前,引得雁儿也坠落了。昭君选择了塞外,选择了和平,也选择了人民对她的爱戴;同时,历史也选择了她,让她永远鲜活地活着,活在历史的坐标上。
  • 小学6年级 - 散文
  • 字数:1029 投稿日期:2006-5-5 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