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神往一直萦怀不去。
很长一段时间了,每晚睡前,我总拿出一本薄薄的晋人尺牍来细细品味。虽说是诏人摹本的复制品,同样神采飞扬韵味十足。那里的气息无时不刻地泅润着我,慢慢地潜浸渗透。这样的磨炼里,生活变得丰富,笔下似乎多了些书卷气。
这使我想起那些笔墨飞扬的时代。一千多年前,当北方的书手拖着笨重的蚕头雁尾在竹木上缓缓蠕动时,江南的仕大夫已经轻拈狼毫,在宣纸上随意挥洒了。他们习惯借助这种形式表情达意,使自己的情怀有所附丽。现在我们读那些手札!神采飞扬与镂金错彩相映,如璎珞连结可以听到冷冷作响,全然一派青春飞扬的气息。这案头的小品,形体上毫不起眼,倘不是有巨大的精神内容来涵盖,早已淹没在岁月的烟尘里了。
古老的书法艺术,是怎样让后人心驰神往顶礼膜拜呢?在西方,两百多年前莎士比亚的手稿已令现代人如对天书难以卒读。但在中国,姑且不论楷行等实用字体让人辩读时是如此地轻而易举,就是更为遥远的隶书,也与现代的文字没有多大差别了。我们能不感叹先人的创造力并深深地为之自豪吗?
在六十年代,一些知名人士包括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曾提倡"汉字拉丁化"。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不妥的。别的不说,许多国外专家誉为"最高艺术"的书法汉字这艺术便无从表达。日文不还是唐朝时由王羲之的小草演变而来的吗?这正是中国文字的魅力所在啊。
追随古人捧读经典,逐渐洗去了我的浮躁和浅显,超越外表的雕饰,获得古典情怀,同时古典有更真切的亲和,看到一面面生命旗帜飘扬的本色。汉代的雄浑晋代的古厚,唐代的规范宋代的奇趣,总让我欣赏时无比依恶,品之酝酝有味,有种醍醐灌顶的快感。
人是很需要有一种牵挂的,并且用有精神来浇灌,使之精湛和持久,就像农家牵挂田野牧马人牵挂草原那般浑然一体。精神的牵挂又不能太宽泛,让自己的身体心灵快乐起来,理应成为首选。在雪白的宣纸上或浅唱低吟或磅礴放歌,就有一种游戏般的乐趣。有时见人拈起笔来,拖曳使转,就可烛照沧海。风波中来去的心灵之舟是轻松还是沉重。如果不是太忙的话,我也会研一盘墨,在墨香弥漫的房间里连续写一晚上的字。那小行草首尾相衔如璎珞连结,点缀得信笺生机盎然。我想这种畅快的字势一定会把我的情绪带到远方,让我的朋友感知。此时,透过这些清雅的笔墨,我感受到这个古国千年积淀的艺术氛围,感受到古人的你来我往,生生不息,共同存活在这空间。对汉字的热爱,将成为我永生的诱因。
近两年来,我对汉语有一种特殊的喜好,用词的简练畅练常给我醍醐灌顶的感觉,如果用外语来表达,写了一大堆还达不到那种意境。我爱沉浸在魏晋南北朝的书论画论里,沉浸在唐诗宋词中,借此感受文明的信息和艺术的美感。我们不间断地亲近它们,参与我们的岁月流逝,屏息静气地倾听,湿辘辘的情感里有先人吞吐的气息。这经典的魅力,是多么地吸引人。
只是,经典毕竟是有其厚重感的,不可能让浅薄之绩一蹴而就,至少也粉碎了投机的梦想。现在我们常常鄙夷食古不化,依我看来,我们对古风的吸取是太少了,至少在古典书道的接收上,我们不能说得理直气壮。旧日王谢堂前的燕子拍拍翅羽转眼成了寻常家雀,又有多少曾经放射出绚烂光彩的东西如今已经霉味深重了?我们总说超越,若能世世代代超越自己的父辈,我想这就足够了。
许多日子过去了,历史的帏幕一层层地厚重起来。现代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物质条件的优越是古人梦游九天也无从想像的。我们不必要排外,只是我们在接收新事物的同时也没必要非古厚今。热闹的场面总是易以飘散,唯有深沉的潜流平淡可以持恒,这能不敦促人的思索吗?
二十一世纪的日历已翻开了。那一份心灵的契约,安然回归的古典翰墨,使我浸润在古国千年积淀的文明汁液里,长久相守,长母相忘,并且心悦诚服地说:执子之手,与你同行,我的祖国。
高中1年级字数:1532 投稿日期:2003-5-21 20: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