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生活的大千世界,如此浩繁博大,广鹜精深,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
100多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第一次摆脱了森林的束缚,直立着身躯踏上了土地,人类便从此开始了向自然进军的伟大征途;几十万年前,当人们第一次在钻木中取得了火种,人类又第一次吹响了征服自然的号角……纵观人类历史,每一个“第一次”的伟大实践与发现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
社会在无数“第一次”的跋涉中走到了今天——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在这里,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第一次”,代表着革命首创精神,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气魄与胸襟。
从6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摆脱了外国模式的束缚,到十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领导下第一次在华夏大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第一次建立经济特区的尝试,到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国7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共产党人进行的无数“第一次”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充满生机,蓬勃发展。
第一次,即史无前例。历史,是现实的老师,但历史又常常会使我们的视野停留在过去;而每一个“第一次”,也常常会受到来自历史与现实的阻力,这就需要勇气与胆识。试想当年,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倘若盲目地遵循苏联城市暴动的经验,不敢根据中国实情走出自己的“第一次”,倘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能冲破传统的束缚,大胆改革,中国社会哪能有繁荣昌盛的今天?
当然,我们并不是盲目地认可“第一次”。对于那些腐朽的、肮脏的乃至反动的“第一次”,我们理所当然应当嗤之以鼻,因为我们所提倡的是根据历史发展的需要,根据人民的利益,根据我国国情,在改革的大潮中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做出有益于社会与人民的“第一次”。这也是历史寄予我们青少年的重托。
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然而,那千千万万敢于从事有益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的“第一次”的实践的勇士连同他们的丰功伟绩,将常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