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到过几个思想里认为景致很美的地方,就禁不住心潮起伏开始舞文弄墨了。不经意间竟也有了好几篇游记,把它们串了起来,也不知天高地厚便称其为散文集,而且还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行走山水》便发到了网上,并在第一时间告诉了远方的一位文友。我觉得那些地方好美,颇具内涵。但却没有想到,朋友看了竟然哈哈大笑。她告诉我文章写的还差强人意,去过的地方也还算美,但有点井底之蛙看天之嫌。原来自己去过的、被自己倾注了满腔热情、搜肠刮肚寻觅辞藻歌颂的地方,在朋友眼中却根本不值一提。她说如果你见到了大美之山水,也许会变得无言无语的了呢?
我是每时每刻都渴望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转转的,可机会不多。附近除了黄土还是黄土,没什么地方可去。远方那些山清水秀的地方却去不了,所以也就常常的遗憾。其实那几篇游记与其说是写到过的地方,还不如说是在写梦中的香格里拉。
朋友说她最不感兴趣的事就是旅游,而且身子懒,如果不是一天须三餐上班不能光屁股甚至连街道都不想去。这是假话,鬼才相信。因为我去过的地方她都去过如北去宁夏“曳住流沙脚步”的沙坡头、南下“山水相依的画廊”桂林阳朔;我没去过的做梦都想去的地方她基本上都去过如“热带雨林与傣家风情并融”的西双版纳、似一轮弯月般碧海白沙被称之为“跌落在地上的天空”的亚龙湾、“听罢琴声听涛声”的鼓浪屿和那“风雅的杭州西湖”……
也许她到过的地方太多消磨掉了内心的憧憬令她没有了向往,或者我到过的地方太少总有那么股冲动在翻腾,我竟然对朋友在羡慕之余生出了极大的妒忌,我常常粗暴地打断她的话题:什么看景不如听景,听景不如睡觉,你所说的话让我听起来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味道。可她根本不理会我的心情。
前一阵子突然收到一包裹,在记忆里好像有十多年没收到过信件、包裹了。惊诧之余打了开来竟是一本16K本足足有500多页很是精美的书。那是《中国国家地理》的特辑,取名《选美中国》。它以“颠覆传统、推进审美、关注西部”的口号对中国最美的地方分15类进行了排行。图文并茂,价格不菲,国内售价68元人民币,港澳台100港元,海外30美元。看扉页上的留言:愿你梦想成真—未来的现代徐霞客。尽管没有落款但知道是谁寄的。心底里更是恼恨起来,用言语折磨得我不够,居然还别出心裁拿这招来蹂躏我?赌气将之弃置一旁。
那天,儿子说道:老爸,你那本《选美中国》钱花的很值啊!图片拍的太美了,就是身临其境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角度欣赏那么让人陶醉的风景,而且配发的文章文笔很优美,让人不知不觉走进了那情那景。随即到他房间拿出那本书,翻到我曾去过的山水相依的画廊桂林阳朔,图片上的喀斯特峰林和壮乡风情似曾相识,美轮美奂,人眼是不会有那么宽阔的视野的。
晚上早早地钻进被窝,慢慢地去读那些风景,不知不觉溶进了那山那水,竟也有另一番滋味。曾到过的华山、太白山尽管提名了,但最终却没能进入十大名山,有些落寞。但是想想连敦实厚重的珠穆朗玛峰在“云中的天堂”南迦巴瓦山和“风停止了脚步”的贡嘎山面前都退避三舍了,也就不足为奇了。甚至它们与排名末位的泰山相比也没有“比盘古的头更厚重的文化事象了”。
合上书,思绪却走不出来,排行榜中最令我向往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最美的五大湖、最美的五大峰林、最美的十大峡谷、最美的八大海岸、最美的六大瀑布、最美的十大海岛、最美的六大草原遗憾地在我四十多年的生命里仅仅去过三两处。看来我今生即使有足够的金钱但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把这些地方逐一旅游一遍是不可能的了。也就有一股莫名的惆怅油然升起。
朋友打电话来询问我书收到了吗?我说你加重了我的失落。可她说只要你翻阅这本书,就会读到其中有位地质专家的撰文,他不是说自己这位搞地质的不也没把中国的山山水水跑遍吗?何况我们呢。只要我们内心里有向往,那么一味强调是否身临其境也就显得很没必要了,其实读风景也是一种享受。服了她,又制造出了一条谬论。
但平心细想,她的话也不无道理,在没有可能将渴望变为现实的景况下,读风景也不失慰藉自己心灵的好办法。人一生不可能走遍名山大川,我们有自己的职业,旅游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不能过分地渴求什么。既就是职业旅行家我想他们穷尽一生也是不可能走遍所有的风景的。
那就让我们捧起半亩方塘来读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