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4年级 - 记叙文 - 叙事 阅读指导

我和老师之间的一件难忘的事

第二实验小学 林小妍

专辑:福建闽南·同学少年

她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是那么的友善;是那么的温柔……而拥有这一切的正是我的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蔡老师和王老师。
  总评: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可以说是用了肖像刻画的方法。作者把主要笔墨都集中在了两件事上,通过不同的具体事例体现两个老师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这样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人物是非常好的,因为特点鲜明的描写往往会让人印象深刻。但遗憾的是文中重点叙述的“女同学失踪”事件有头没尾,所以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不足之处见文中标示。
                点评人:吴晓婷(小学高级教师)
  事情仿佛就在昨天,当时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  (本段与下段衔接不起来,应该调整位置。)
  她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是那么的(、)友善;是那么的(、)温柔……而拥有这一切的正是我的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蔡老师和王老师。 概括人物特点,突出总的印象。
  (在和两位老师之间,有件事情令我难以忘怀。)
  (那是)三年级下(学期)的某一天,一位女同学因害怕打针而不(去)注射乙肝疫苗,当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得知后,火冒三丈,连课都不让她上了,说:“你现在就到一楼大厅去,自己去打乙肝疫苗预防针(!)(说完,便)“砰”的一声把门锁上(,)开始给我们上课了。
  (当课)上到一半(时),王老师朝门外看了一下,那位女同学不在了,王老师心里有些担心,(于是)就跑下楼去看,也没有,便问那些忽视(护士)姐姐有没有见过(这位同学),她们都摇了摇头,异口同声:“没有见过。”这时,我们班传来一个坏消息:那位女同学失踪了!我们班是个热爱集体的班级,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一下课就去找,连上课时都瞄向窗外,看能不能捕捉到她的身影。 (以上两段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突出“王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形象,但很不妥的是本段的最后却把笔锋转向了对班级和“我们”的描写,作者应该把笔墨继续留在对“王老师”的刻画上,将“王老师”对“班传来一个坏消息”时的神情或是动作具体描述出来,这样既能让读者加深对“王老师”的印象,凸显本文“难忘”这个题眼,又能让整件事情完整。)
  可还没找到她,我也出事了:我摔倒了,而且还非常严重,只有左手没受伤,并且连走路、站着都十分困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段描写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王老师知道了,连忙把我送到医务室里去擦药,对我嘘寒问暖,还问我要不要打电话叫家长来接?
  由于我摔(得)这么严重,爸爸妈妈准备天天中午送饭来给我吃,直到痊愈为止。
  蔡老师见到我爸爸天天给我送饭,便问清了原因,便对我爸爸说:“你不用再送饭来了,我会打包给小妍吃。”她一直说,可我爸爸一直拒绝,她就笑笑没再说什么。
  可在以后的日子里,两位老师对我倍加关心,还让我回答问题时可以坐着回答…… (以上四段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显得更有说服力。
  (虽然)这些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当时的一幕幕依然时常浮现在我眼前)(让)终生难忘(难以忘怀)  (真情所至,有感而发!但要表述完整!
  • 小学4年级 - 记叙文 - 叙事
  • 字数:1157 投稿日期:2009-9-13 18: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