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善良?难道善良就是扶老奶奶过一次马路?难道就是捡起地上的垃圾?难带就是爱护花草吗?在5000年的时间长流中,人们对善良的定义不计其数。如果是这样,那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绝对的善良呢?你恐怕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是十分正常的,毕竟即使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很难把成千上万的意见总结起来,能给每一个人都带来完美的答案。看,这就是人性。对表面上利于自己的东西的无限渴望,对表面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的无限厌恶。这人性是如此的复杂和对团体的不利,于是,为了约束人们的行为,人群中就出现了“善良”。
这“善良”的概念无非就是学会抵抗人性,做与人性完全相反的事。“善良”一出现,却并没有产生什么作用。一开始没有任何人在意,大家还是遵照“人性”宝典来做事。这时候创造“善良”的人就不解了,他找来一个人,问他:“人们为什么对我的善良不管不顾呢?”那人十分淡定地回道:“哈哈哈,你想得还是太简单了。控制住本身就伴随你的东西谈何容易?再说了,抛弃人性的家伙,他还是人吗?”创造“善良”的人被这个人的最后一句话给吓住了,送走这个人了之后,他开始思考自己做得是不是正确的决定,他在这次对话中悟出一个改变局势的方法:既然人性难改,那我就将变为“善良”的过程中加入人性吧。
“善良”里面又加了一条新的概念:遵循“善良”的人将会被尊为“圣人”,并拥有良好的名声。果然,这规则一出,人们就争着抢着得去成为“善良”。这是创造者又找来了那个人,对他说:“你看,我让人们都变成善良的人了!”那人却忧郁地摇了摇头,双眼里迸发出巨大的恐惧:“善良的意义早就变了,你……你好自为之吧。”那人离开了争夺“善良”的人群,走向无边的黑暗之中。只留下创造“善良”的人,让他永远地陷入了思维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