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报·小学版》的“开心豆”栏目中有一篇题为《圆明园是谁烧的》的小笑话,内容是历史课上,老师在讲《火烧圆明园》一课,小明一直在打瞌睡,老师见状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小明惊慌地答道:“不是我烧的!”第二天老师家访,提到这件事,小明的妈妈说:“我家小明一向诚实,他说不是他烧的,就肯定不是他烧的。”小明的爸爸站了起来,满脸不高兴地说道:“烧就烧了呗,多少钱赔就是了。”
我的同桌小虎看后说:“也不是我烧的。”逗得周围的同学哈哈大笑。
我自以为是地问小虎:“你知不知道什么叫‘讽刺与幽默’?”
“‘讽刺’就是用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对不良的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或批评。‘幽默’……”小虎挠挠后脑勺,没往下说。
“你说‘圆明园是谁烧的’是什么意思?”我继续追问。
“我不清楚你说的‘意思’指的是什么?”
“就是创作目的。”我玩起了“高深”。
“是讽刺小明不注意听课,他的父母很无知。”小虎答得非常干脆。
“那你说圆明园到底是谁烧的?”我才进入正题。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破坏、烧毁了这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小虎说话像个学者似的。
你别说,小虎知道得还真多,不能小看他呀。
小虎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我说‘也不是我烧的’,是句幽默的话,故意逗大家开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