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漫,读书
在平常枯燥又没什么事做的大学生活中,除了上课,日常图书馆之外,我多了一个爱好,看动漫。
而谈到动漫,自然离不开日本,宫崎骏,细田守,新海城,田中将贺,漆原友纪,等等很多动漫大师的作品都是我的心头好。
宫老爷子作品太多不一一讲述,基本就是看一部,喜欢一部,魅力很大。
细田守可能知道的人少一点,但他的《穿越时空的少女》和《怪物之子》都是很好的作品,尤其《怪物之子》,不管故事还是画风,堪称完美,讲述了少年在怪物世界里的成长与冒险。
新海城自是不必说,《你的名字》,《秒速五厘米》,名气足够响亮,《追逐繁星的孩子》和《言叶之庭》也同样好看。
《未闻花名》就是田中将贺的作品,堪称经典,让无数人泪奔。
漆原友纪的代表作品是《虫师》,很突然因为一个推荐去看的,从此无法自拔,跟着虫师银古独行,走入一个个孤独神秘的故事里。
对了,还有《夏目友人帐》不得不提,瘦弱善良的夏木继承了祖母的遗物友人帐,从而与妖怪和人类之间发生的一个个温暖故事。
除了这些动漫,还有日剧《深夜食堂》,一直是我的珍藏,轻易不与人说。
午夜12点,报时钟响起,城市的一隅,属于一家食堂的时间开始了。菜谱只有猪肉套餐,但你想吃的都可以点。
这就是老板的经营方针。特殊的风格和怀念的味道,招来了不少的客人。大家喝着小酒,吃着自己钟情的食物,卸下一天的疲惫,谈论着遇到的趣事,或是独自品味忧愁。在食物的香气里,在深夜特有的幽静和食堂内的袅袅暖意间,一出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被娓娓道来。
有充满梦想的漫画新人,有爱吃章鱼肠黑帮老大,也有潦倒落寞的歌星,短短的每一集,好像能看到他们的人生。
再说说作家,村上大概是在中国最为知名的日本作家了,连我都看过好几本他的书,《挪威的森林》,《1Q84》,《海边的卡夫卡》。我喜欢的日本作家还有东野圭吾,《白夜行》,《解忧杂货店》,我还为解忧杂货店写过书评。
青山七惠的《窗灯》也很新奇,那时我还模仿写了一篇小文。
记得我曾专门写过一篇纪念语文书的小文,怀念了我的小学初中念书的时候,那时可读的书非常少,各种故事书,都视为珍宝。而后面的长篇导读,也为我推荐了很多好书,虽然当时没有钱去买,可至少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激励着我后来的读书之旅。
所以潜意识里,我还是偏向儿童文学类的书。年龄渐长,我却又开始把那些初中高中看过的书捡起来,《朝花夕拾》,《城南旧事》,《草房子》,《呼兰河传》,《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小王子》,《文化苦旅》,等等,都值得一读再读。
站在我现在二十岁的年龄回头看,仍然觉得应该读些书,十七八岁的年龄,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2.写作和我的梦
刚到小荷时,我高二,小荷每年寒假暑假都会开展丰富的活动,而每个活动奖品都有送书,我也遇到了很多荷友,我开始越来越多地看书,写东西,看文章和交流。
后来,我也试着开始写作投稿,花了很大精力,终于有了第一本样刊和稿费,我受到很大的激励,开始认真对待。
到了14年,我高三,大家都把精力投入紧张的学习中。而我呢,仍然把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写东西上,手稿有一摞本子,我一遍遍地修修改改,然后投给编辑。
我想试一试,既然自己喜欢,干嘛不拼一把呢。
小荷这边,有一篇写在小荷的文章被杂志选中,样刊到手的时候也是快要高考的前一个月。
把写作当成了唯一,我好像陷入一种狂热的病症。
即使高中毕业后很久,还是有很多朋友在聊天的时候问我,你还在写吗?
你还在写吗?像是在质问,曾经把写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能牺牲学习的时间。
我有的时候会愣住,答不上来。
很久之后,好像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我努力想变得和别人一样,上班,下班,读书写作的习惯好像一只越飘越远的氢气球。
我有时会俗气地想,如果当时认真读书,说不定会考上一个好的大学。然后呢,好像也不一定能有更好的选择,人生,本就没有对错。
现在看来,那时写作于我,好像不那么纯粹,稿费,样刊,都是我的虚荣,如同溺水者的稻草。
它是伤痕,也是我的梦。
3.天南海北
来武汉上班这么久,几乎哪里也没去过,那些说着要一起玩的朋友们,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行。
我不想说真正的原因,除了每周休息一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穷。
思考良久,我终于辞职,也因为赚到了一点钱。
在华科好友兼荷友小杨和小臧的提议下,我们准备去找程叔叔玩,就是小荷网大名鼎鼎的大boss,ROOT。
路上听他俩聊天,我才知道,程叔叔不仅是小荷网的负责人,也在长江文艺出版社上班,属于领导级别的大人物。
因为我们要来,他特地拿了很多书放在办公室的柜子里,他说你们随便挑,把包装满。
虽然第一次见面,但程叔叔一点架子都没有,他年龄比我们大,聊起天来,很有亲和力。
言之有据,也善于倾听。良师益友,说的大概就是程叔叔这样的人。
我们聊书,聊小荷,聊他接触过的很多作家。
吃完饭,他又开车送我们回去。
真的没想过因为小荷结缘的我们,能够在现实见面,像多年老友一样谈天说地,无论如何,我都想把这份情谊看得重些,再重些。
后来,我又去了重庆玩,也终于见到了我一直投稿的编辑兼好友彭彭,还有刚刚考完高考的多年荷友小草。
走的前天晚上,我去了洪崖洞,光影交织,恍若梦中。
准备回去的时候,我把火车票留在去了青旅的桌子下面,还认真地像个文艺青年一样,在本子上写下了一段话。
重庆于我的意义,好像并不是这些,不是火锅,不是小面,也不是解放碑和洪崖洞。
是我风尘仆仆想要见的人,是我想要逃离的生活。
很多人素未谋面,却又在彼此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重庆是这样,小荷也是,学生时代中的很多事都和小荷分不开,只能说缘分吧。
小荷是我梦开始的地方,从13年到17年,也带给我数之不尽的快乐回忆。
而我总觉得,不管天南海北,只要,有想见的人,就不孤单。 零零碎碎写了很多,好像没有开头结尾,又好像莫名煽情,如果说有什么改变的话,大概是懒得修饰,那些因为一句手写的话,一首歌,一个镜头而生的温暖,当时也是真的感动吧。只是后来无人可说,也不过一点闪光,淹没在琐碎的生活里。
20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