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中,形容的是一户大户人家门口车马来往不断,行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常。
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科学技术的双线标准皆日益提高,用上了更为便捷,舒适的汽车,自然淘汰了笨重的马车。
两者都是交通工具,合乎常理的替代、变换,所以并未出现什么“古今异义”。
仔细想想,用替代一词好像不太合理。在政治上有这么个词—“替代品”,说的是两种功能相同的物品,当一种物品使用的多,另一种必然会减少,反之亦然。那么,汽车与马车一听上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在同一时间出现过并且能对比吗?
中国近代的历史曲折艰辛,显然对于“汽车”一词的探索是需要借鉴的。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而这般道理,千百年后的人们并没有理解。凭着慈禧太后看到火车轨道惊呼怪物的态度,和乾隆强势的“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等封建,滞后的思想。中国在那一时期没有跟上世界飞速发展的“顺风车”,而后又经历似“蝴蝶效应”跌重而来的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打压与侵略,科学技术的正确认识与发展一再被阻拦,中国直到1931年才正式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
综上所述,马车和汽车如果出现过交流,究其根本,也算是本土上的国际交流了。
那么这个词语又为什么过渡的自然呢?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古老而从不间断的传承,从间缘由不仅仅是事物与人的相处习惯,更是坚韧求索的民族精神。个个部分相互连接,相互交错,经过岁月磨砺。
正是人的进步才有物的升级,所以许许多多的物件与习惯得以传承。像是战国时期出现的“筷子”,真空结构,便于食用骨髓。这与现今江南地区食蟹用的诸多工具,又有谁敢说毫不相关呢?同样的,马车也渐渐演化成了其他形式存在,但又仍保存他的基本涵义,例如老北京的蹬三轮,又或者是乡下集市上时时见到的满满一车青菜的电动三轮车。
中国以其自身独有的悠长历史形成的习惯与纷至沓来的外来事物相容纳,相处,传承。尽管带来历史冲突,并烙下永不泯灭的印记。但是,中国这一国家不曾放弃,在废墟中扬旗,在时代中长歌,并以其自身铿锵有力的向着新时代进发。
早在2011年,中国便率先实现了第三代汽车钢产业化。而在近几年全世界都关心的“绿色出行”问题中,中国自主研发的环保电能,太阳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无轨电车等技术在国际上宛如摇摇升起的一颗新星,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
所以哪怕是1931年开始的追逐,中国仍以屹立不倒的姿态,坚毅的、执着奔跑。
车运动的方式是疾驰,而人运动的方式是不断进步,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
如今中国国际地位日益上升,各领域均取代重要成就,以坚韧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正是在“运动”吗? 不正是一辆在“运动”的车吗?而今我们不仅登上了这趟“顺风车”,更有领头之势。在时代之车上,在民族之车上,我们展望未来,我们满怀希望,我们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