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因梦想而美好

高小于 一年十班
专辑:黑龙江省绥化市文奥训练班
生活需要信念,信念是人类希望的源泉。生活需要信念,信念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就像于敏那一心报国的信念,成就中国氢弹之父,让生活变得美好。
  生活需要信念,信念是人类希望的源泉。生活需要信念,信念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就像于敏那一心报国的信念,成就中国氢弹之父,让生活变得美好。
          信念之源
   少年时,于敏心中就有了有朝一日为国家效力的信念。1944年,他顺利考入北大工程院机电系后,转入理学院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后,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等人调入中科院。此时我国已开始原子弹的理论研究,不过原子核物理与他之前的量子场论可不是一个东西。于敏必须从头学起,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于敏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受过外国名师的指导,却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成为了国产专家,此成就与他那以理报国的信念密不可分,而他与氢弹缘分正是在那一天开始的。
          信念之力
   1961年的一天,已成为原子弹领域专家的于敏应邀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钱三强直言不讳地说:“经所里研究决定,让你参加氢弹的预先研究,你看如何?”于敏如果接受,就意味着放弃十年的原子核研究,要在一个基本不了解的领域再次从头开始。困难可想而知,不过,一想到这是国家的需要,于敏心中就仿佛有无尽的动力。随后他紧紧握着钱三强的手,毅然接受了这个艰难的任务,他开始和同事远赴西北大漠,苦尽甘来。解决了氢弹理论研究问题。期间,他们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但是于敏凭着坚定的信念,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撰写了一篇又一篇论文,为后来氢弹的制造奠定基础。
          信念之果
  1965年,于敏和邓稼先从氢弹的理论研究转为实际制造,此时法国人的研究依旧停在氢弹的模型构造上。1967年6月17日清晨,一声巨响,碧蓝的天空随即翻腾熊熊烈火,传来滚烫的轰鸣声,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此时法国人的研究依旧在黑暗中摸索。在中国核武器研发历程中,于敏那一心报国,以理报国的信念在氢弹研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做事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向中国氢弹之父一样。信念,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初中1年级 话题作文
字数:764 投稿日期:2025-1-19 20:01:20

推荐3星:[ROOT]2025-1-21 1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