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自传》读后感

平明孤客 高中三年级
这似乎是冥冥注定的一份悼念,既悼念了自己所深爱的女儿,也在冥冥之中悼念了不久后即将离开这个温柔世界的自己——逝去的平凡一生。
  这本书是马克·吐温本人以口授为主要的方式创作完成的。一本书看下来,我感觉全书在创作方面多以回忆、叙事为主,当然也有多多少少的议论散落其间,如红花绿草般散落有致。
  全书前一部分的回忆主要是作者讲述自己在童年时期的一部分经历。相比于此书的其它部分,这部分则显得更为深刻、有趣一些。造成这种原因之一很有可能是一个人的少年经历在人脑中的停留时间更为长久一点,自然,印象也就深刻了不少。并且,在此书中前一部分的细致、生动描写之中,我发现了年少时的马克·吐温身上在自传中具有不少其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主人公的风格。
  简而言之,我认为在这本自传中的前一部分真实经历,经其作者的艺术手法,加工改造成了文学作品,而自传之中的人物也亦如此,即与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是,文学与自传的特点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往往富有浪漫性,而后者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实性,即缺乏浪漫主义之色彩。这一点在《马克·吐温自传》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就是说,有相当长的篇幅是枯燥的、无味的,甚至是令人心生反感。
  比如,在这本自传的部分篇幅里,作者所讲述的经历无非是投资、失败、再投资、再失败……最后是作者自己迫不得已,携家带口地开始了他的“环球演讲”,表面上是为了风光,为了名声,为了金钱。实际上,是作者为了逃避来自国内多个向他讨债的人。当然,我知道这并不是件多光彩的事。
  即便如此,作者坦言自己在这部自传之中有时为了使自己的经历在读者面前显得更加有趣一点,会在自传里多多少少的融入些无伤大雅的艺术手法。虽说在“自传”这么严肃的体裁上如此叙述显得不太严谨,但是,马克·吐温本来就不是多么严谨的人——他只是一个正义的、严肃的幽默作家。
  自传中,作者讲述自己曾因生活太过窘迫,而且有一次和另外一个朋友急需用钱,就“恬不知耻”地一个人转悠到了一个旅馆之类的地方。他在那里左等右等地终于和一条装饰漂亮,而且对马克·吐温有好感的狗——交了“朋友”。随后,他把那条狗卖给了别人,可是当他等来了狗的原主人后又自告奋勇的帮忙“找”到了狗,赎回狗后将辛苦费赚到了手。作者以此证明自己挣的钱是极正当的——尽管我认为这种说法与事实不太相符。不过,这件事要是与此前马克·吐温因为落魄时在一个雪花飞舞的世界里捡到了一张面值五十元的钞票而欣喜若狂还有他在人生中写就的第一本书就因为不小心违反公司合同规定而损失了一千多元的事相比,那也就不值一提了。
  现实与幻想总是存在着天壤之别,尽管不讨人欢喜,但在这部自传之中也有一部分文学与现实相一致的事情存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主人公喜欢逃课,结果我发现马克·吐温在年少时也喜欢逃课。不过,这是我从书中作者引用自己女儿的话时被我间接发现的,具有相当的真实性,或者干脆说这就是事实也行。
  在马克·吐温的自传之中,尽管不乏幽默,但是涉及更多的内容是一个正常人应有的七情六欲,一个人对生活应有的真实态度。在自传之中,马克·吐温不再是一个被定义的人,他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过去的美好回忆深表怀念,也能在自己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某个已断绝友情的朋友进行直击灵魂的叩问,用词一针见血,毫不姑息。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吐温本人在自己的传记中是杂乱无章的、没有一点秩序的。如果我的记忆尚未完全流失的话,我记得在这本自传之中作者曾记录了不少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为作者之后的文学创作作好了较为深厚的素材积累,其作用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谈及创作方面,作者很形象地将自己的大脑比作一个油箱,而在作品创作中遇到瓶颈现象时他会选择暂时将作品放置一边,不去管它。就这样等个一两年之后,“油箱”里的各种构思以及想法便会重新充满,然后文思如泉涌般溢于笔尖,最终一气呵成完成整部作品。而我在此之前也一直将自己的大脑看作一个池塘,写作就好比在池塘之中养各色各样的鱼,但当鱼饵不足或池水变少的情况下时,我会选择暂时放下笔,从书与生活中汲取能量进行补充。时间一久,笔下自然又有东西可以跃然于纸上了,活泼而自然的文字游鱼般在白纸横线间自由穿梭,令人心生无限的欢喜。
  《马克·吐温自传》中,我感觉里面记叙的全是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马克·吐温也是人,他也有自己欢乐的时候,也有自己的烦恼时光。他完全有权利像一个正常人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就好比一只在丛林中的鸟儿在高兴时想怎么叫就怎么叫。这自由不仅是他的,也是我们的。
  不过,他还是有所顾忌的,就如他自己在自传中所说的那样:他写的那些内容都是经过精心修剪的,用“香水”洒过的,然后他才敢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公开发表。除非迫不得已,忍无可忍。否则,他不会不理智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让一些作品因为导致公众不悦而使自己在生前便受到无所谓的批评。
  《马克·吐温自传》的最后一章是全书之中最扣人心弦的章节,同时也是作者被过去的回忆冲击得最为猛烈的一章。在这最后一章里,作者失去了自己的一个女儿,而他刚好在女儿死前的前一个晚上亲切地道了别,却殊不知这看似寻常的一别竟成为永别!恍惚之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七十四岁的老人正坐在书桌前悲痛欲绝地写着文章纪念着当天早上发现因病逝世的女儿,窗外是暖暖的灿烂阳光照着,像是嘲弄,而老人却只能在女儿遗体旁强忍着悲痛从上午十一时开始写着文字纪念女儿,一直到夜幕降临也不肯停笔罢休。第二天的圣诞节到来前,这位老人独自走进女儿在前几天为朋友准备的大堆小堆圣诞礼物,并在橱窗中意外发现了前天晚上女儿为他准备的圣诞礼物——一个挺神气的大地球仪……
  第二天的圣诞节如约而至,然而这位老人却只能收到连续不断的有关悼念自己女儿的贺卡,和一些安慰人心的话语……那天的圣诞节下午,天空中忽然下起了纷纷扬扬的白雪,而马克·吐温却只能在雪花之中目无可奈何地目送着自己女儿的灵柩远去,渐渐消失……四个月后,马克·吐温也安详去世,他生前所写的这一章悼念女儿的文章也按照他生前的嘱托作为全书的结尾,画上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枚句号。
  这似乎是冥冥注定的一份悼念,既悼念了自己所深爱的女儿,也在冥冥之中悼念了不久后即将离开这个温柔世界的自己——逝去的平凡一生。
  《平明孤客》备注:这部《马克·吐温自传》是我用时八天才看完,从记忆的火烬里捧出来一点热灰后方作了这篇文字。虽说文字不至于滚烫人心,但所幸的是借着大脑齿轮将停的热度,我尚能勉强地、凑合地写出这篇差强人意的读后感来。我本想将这本书多读几遍后再写点读后感来,但平心而论,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四十多万的字数,庞杂的叙事情节,又瞧了眼自己那少之又少的闲暇时间,我想,还是算了吧。
  ——写于2024.1.8、9日,1.13日有所改动
高中3年级 议论文
字数:2679 投稿日期:2024-1-13 16:28:49

推荐3星:[ROOT]2024-1-15 8: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