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年级 - 散文 阅读指导

旗袍娉婷

项玲洁

初识旗袍的美,是在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里,便能由此窥见赵玉墨微扬的脖颈,波光荡漾的美目“——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微翘的脸庞和薄薄的红唇。穿着旗袍的女子从暗里走来,那一朵红艳是什么呢,蔻丹还是梅花?(发在大号上是为了插图片……)(字体很神奇。)(惊!!)(插图片。)
    旗袍娉婷
    (引子)旗袍绝美人
 她在认出书娟后更加娴雅端庄,几乎就是淑女了。她要把背影也树立得矫好无比:一头长波浪,一身素花棉布旗袍,一双黑皮鞋。
 初识旗袍的美,是在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里,便能由此窥见赵玉墨微扬的脖颈,波光荡漾的美目“——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微翘的脸庞和薄薄的红唇。穿着旗袍的女子从暗里走来,那一朵红艳是什么呢,蔻丹还是梅花?
 玉墨是个美人,旗袍将她映衬地更美,因为,旗袍有心。
        (起)——传统中走来
“锦袍炫丽仪态娇,圆臀玉腿细柔腰。
 痴迷竟日旗服美,饱览娥眉乐陶陶。
 旗袍是中国世界女性的传统服装,是中国国粹和女性的国服,她从传统中走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她以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为根基,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从洁身自好的赵玉墨到万种风情的张曼玉,民国文学作品里随处可见它的身影,她衬托了东方女子柔弱美好的身躯,有着典型的中国气质。
 听过一个传说,镜泊湖畔有个满族渔家姑娘,因为长得脸黑,人称她“黑妞儿”。她觉得穿着古代传下来的肥大衣裙,打鱼不方便,就自己剪裁了一种连衣带裙多扣拌长衫,既省布合体,又劳动方便,这就是旗袍的由来,这也说明了旗袍由旧时的满族服饰演变至今,经历了多少复杂的演变。旧时光里的临水照花人,谁不希望有一件美丽的旗袍呢?

   
(承)——中方与西方
 传统若只是传统,那就未免固步自封,守旧消极了,好在历史的车轮继续行进,让传统得以和西方的先进技术交融,旗袍又”活“了——传统又活了。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在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同时,服装的革命也开始了。”中西合璧”的旗袍渐渐在中华流行了起来,同时也祛除了传统的糟粕,“cheongsam”频频出现在当时的杂志上,所以实际上,旗袍是中西交融,传统与先进碰撞的产物。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件事上知道,对待传统的态度,应当既保留文化的”根“,又让它锦上添花,这才是每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应该做的事,这与修葺老上海石库门是一样的道理。我的朋友,我们必须要进行一场“思想的革命,”让传统“返老还童”,焕发出新的光辉。

 旗袍的光华闪耀了一个多世纪,又从传统穿越到了现在。君不见,2015年“国母”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布里斯班参观布里斯班美术馆,衣衣领处为旗袍式设计,而下半身则将传统的紧身旗袍,改为了较为宽松的款式,旗袍正面是传统水墨画,体现了她独特的中国情怀——原来“文化之根”与现代的交融,中方与西方的碰面,竟是如此巧妙。
  
(转)——传承与发展
 有人说,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传统有人传承吗?我答:有,当然有。
 苏州近郊的一个小镇的邬凤巷里,尽头有一家专做旗袍的百年老店,老裁缝周瀚根80多岁了,还坚持做旗袍。周瀚根10岁跟父亲学做旗袍,裁缝店里,没有缝纫机,镶边、盘扣、绣花等工序都是手工操作,不能用错线,不能搭错一颗扣,就这样与旗袍相伴,从一个小小少年直到皮色如酱的老年,走过他匆匆的年华。
 有人问他,他说:“这旗袍,我之所以拼着命接下来,是为了让丹丹在我身边看看我们周家百年老店的手艺……”
 在这以后,我相信,还会有许多人接过周瀚根的旗袍作坊,将这传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是文化的传承,这是根基的延续,在中华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合)——责任在吾辈
 王蒙说:“由于有所共鸣与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发展。”
 希望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接过传统的接力棒,守护好大树之根,责任在吾辈。
  

  

  • 高中2年级 - 散文
  • 字数:1418 投稿日期:2018-9-25 19:36:01

  • 推荐3星:[亦笑清云]2018-9-25 23: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