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民俗那些事
玉林师范学院 卜居
许多人家喜爱在除夕团圆饭上吃饺子,尤其是在北方。我家有所不同,我家也有饺子,我们称作蛋卷饺,这饺子与平常饺子大有不同。
生活就是一部厚实的民俗科普书,我的老师曾这样比喻。民俗就在我们身边。它是活着的存在,任光阴荏苒,沧海桑田,民俗依旧常伴左右。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
钟敬文老先生是这样给民俗定义的,他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族的日常生活服务。”
我非常支持他的看法。民俗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但我第一次真正对它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还得追溯到中学时代偶然看到的一本名为《中国古代民俗传说》的书。
书的首页对“民俗”这一名词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只是当时凭我的知识学问还不足以支持我对它的了解,甚至到今天我也只能说自己不过较原先的迷茫懵懂有所进步罢了。
书中对于民间传说故事的叙述虽略微简单,然而我正是通过它,对民俗的认识才有所发展与完善。那本书,我记不得翻阅的次数,可是其中的故事却十分熟悉。
记得其中说到腊八粥的由来,腊八粥也称“七宝五味粥”、“大家饭”。书里写到 :古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据说当年岳家军讨伐金虏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来,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河南百姓纷纷把各家送来的饭菜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随后岳飞遇害风波亭,为了怀念这位民族英雄,河南民众每逢腊八这天,家家都吃“大家饭”,以示怀念。然我们这边虽也有腊八喝粥的传统,可却未曾闻得如此传说,我想这与“地域”一因素存在必然联系。《燕京岁时记·腊八粥》有云:“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不过如今随着食物种类的大增,现代人也不同古人那般讲究,制作腊八粥的材料也是各有选择,成品的腊八粥各式各样。兴趣驱使,我曾上网翻阅资料,因此对它也有了更多更详细的了解。遗憾的是,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披星戴月,早起晚眠,四处奔波,腊八吃粥的习俗也就给逐渐隐没。想如今许多人,恐怕只得闻腊八粥之名,而不知其中滋味。
提起这个,我就想起我们这边过端午。大约八九年前,我们那每逢端午必赛龙舟,十四五个汉子,有时还有姑娘、婶子,大伙儿一条船,擂鼓、吆喝、撑桨划船……分工有理,各司其职。我们赛舟的那条河名为“子母河”,属于湘江的一条分支,通常我们沿河得滑行二十至三十公里,从梓门桥镇经过双峰县县城然后再往下一直滑。我家就住县城,而河刚好就从我家门前。每当这时,总有成百上千的人挤在桥上看热闹,人声鼎沸。有些甚至下到桥底的水泥路基,为得是看得更有感觉,更显气氛。后来不知怎地,中间好几年没了这项活动,有次回了趟老家,才知道梓门镇通往县城的那段的河水,大部分补给了水力发电的工程,舟大而水浅,正如庄子《逍遥游》所云:“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前两年水利工程得到修缮,端午赛龙舟的活动再次活络起来,直叫我们好生欢乐了一把。
我家是典型的传统家庭,奶奶对风俗传统尤为坚持。自小到大,每至逢年过节,奶奶必得用心操办。
曾经听过国外的一则报道,十分幽默,说得是中国的除夕与春节。它说:“中国年尾收关时节,各大商铺出现“关门潮”,似全体倒闭,经济停歇,这样奇观实在可怕。”确实如此,除夕前半月左右,家中长辈必会提前准备年货,一者为除夕的年夜饭,二者为得招待春节期间前来拜访的宾客。这几年我们三口之家的年货母亲都交予我置办,奶奶那边还靠她自个经营,我顶多帮忙买个吃食。通常那段日子超市商场尤其拥挤,没办法,待到过节,大伙儿都回家了,再买也不得有。
中国的春节历史悠久,在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心中都排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春节,它象征着团圆,喜庆,除旧迎新。背井离乡的人儿在这个重要的日子定跨越千山万水回到故土与亲人团聚。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齐聚一堂,品鲜美佳肴,谈人生经历,皆是喜气洋洋,笑靥满面。
许多人家喜爱在除夕团圆饭上吃饺子,尤其是在北方。我家有所不同,我家也有饺子,我们称作蛋卷饺,这饺子与平常饺子大有不同。分量上它是其他饺子的三倍,鸡蛋制皮,有成人巴掌大小,这项活计的关键是馅,父亲曾学着奶奶做过一次,面上看着别无二致,味道上却大有出入,油水不足,滋味不够,奶奶原指其原因,瘦肉有余而肥不足。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奶奶制馅的肉,肥瘦交杂,成三一分比。将配置的馅包裹进煎好的蛋皮内放进蒸炉,蒸后肉香弥散,蛋皮金黄,配以红枣、枸杞装饰,好不诱人。常言道:“年年有余,岁岁平安。”此“余”谐音同“鱼”,于是乎,鱼便成了千家万户新春佳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鱼的做法很多,清蒸鱼,剁椒鱼头,滚油过鱼,烤鱼,或者鱼火锅……我最爱奶奶的拿手绝活——蒸鳊鱼。鳊鱼肥美,中体宽大。奶奶先将鳊鱼处理干净再进行油煎,而后放入蒸锅,加入酱豆、辣油、辣椒、梅菜、蒜瓣、生姜,有时可能加入少许孜然,它的配料和我们这儿制扣肉的配料大同小异。当然除夕的团圆饭鸡鸭是必备,我家多选择清炒,做法也简单,没有什么特别可言。不过最近几年,似乎是流行除夕夜吃火锅,我吵着要吃,母亲也特地弄了几回。作为湖南人,喜辣是我们的标志,火锅底料也多选择重庆或四川的麻辣口味,正所谓无辣不欢,就是这个理。此外再配上红薯粉、油果、白菜、魔芋豆腐、金针菇、牛肉、白菌子……实乃人间美味。
除夕红包这项必不可少,近年流行微信红包,很多人除夕夜抱着手机不撒手,就为都抢几个红包,且乐此不疲。
谈起红包,《中国古代民俗传说》里头是这样讲的:相传古代除夕那日,妖魔鬼怪横行霸道,专抓孩童享用。有对夫妇在那天给了他家孩子一顶红色纸包,一文铜钱玩耍。孩子累了就将它搁置在自己床头。晚上鬼怪来犯,红色纸包突然放射出耀眼红光,吓得鬼怪慌乱而逃。夫妇发现了这个后,立马和邻里乡亲说道,结果一传百百传千,很快人尽皆知,大家纷纷效仿祈求降魔驱邪,保佑平安。这习俗也世代相传,沿袭了下来。从前见着红包就喜笑颜开,如今了解它的由来,也就更加珍惜。长辈常念叨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说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民俗,也不得洗头之类。大年初一的头顿饭,必得祭祀给先人,而后才可享用。我们那儿的农村,从大年初一到初七间,邻里乡亲之间相互拜年,走访祝福,而且每当有人来访,一定燃炮火相迎。新年大节总有人来送财神,大伙儿都得好生招待供奉,才能赢得来年财运到。
再说元宵佳节。元宵佳节自然少不了元宵团子,也就是我们说的汤圆。各种馅料,应有尽有,黑芝麻、紫薯、水果、花生白糖、葱花肉沫……以前姑妈在家还会亲自弄,姑妈是个喜欢尝试新鲜玩意儿的人,经常自个弄些稀罕吃食,只是如今姑妈定居在长沙,很少回家,也就不怎么弄了。再有如今科技发达,制作汤圆的机器日益改进,手工汤圆少之又少,元宵那日大多人家皆会选择在市场商铺购买,吃了元宵团子,应个景儿,也算是过了元宵节。我家元宵佳节一定吃团圆饭,当然时间不定,似乎是为了照应除夕。如果是中午,饭后大伙儿吃些水果,磕点瓜子儿,聊聊天,也就散了自个忙活自个的事去。若是晚上,元宵喜乐会定然不会错过。
说来也巧,我家三个人的生日都和节日重合在一起。奶奶是端午佳节,我则是中秋月圆之夜,父亲是除夕之夜。端午节少不了粽子,不过自来到广西,我觉得有些奇怪。端午佳节他们这儿都不怎么重视粽子这一吃食,反而冬至日粽子却成了主要吃食,我们那儿倒是没有冬至这个节日。奶奶包得一手好粽子,三角状,十分妥帖。我家爱吃白粽,不加任何佐料。但多数人家爱往粽子里头加入咸肉、蜜枣、花生、红点等配料,仿佛这样才能吃得更加香甜。吃粽子这一传统是为了惦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遭奸佞诽谤,受君主冷待,不愿意世俗同流合污,最终葬身汨罗江,爱戴他的百姓担心鱼儿啃食屈原之躯,于是将米饭裹入粽叶丢入江中,愿以此保屈公完整之躯。此后这一习俗便就此传承下去。最近几年,其他国家在一些传统节日上一直与我们争执不休。尤其是韩国,前些日子,一直有报道称韩国坚持认为端午节是他们的传统。这样的言辞好无厘头,甚是好笑。不过也提醒了我们,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底蕴,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因此我们必须注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革故鼎新,更好得与时代接轨。我们的传统文化永远属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
十五月儿圆亮,月桂香飘十里。从古至今,中秋赏月一直为国人传承。李白诗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有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皆爱舞文弄墨,笔走游龙,直抒胸襟。中秋月圆,圆月之夜,寓意“团圆”,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赏月吃食,谈天说地,其乐融融。中秋之夜,注定是天涯游子的相思之夜,不眠之夜。古有以月寄情之说,如李白《送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同处一片天地,跨越时空界限,中秋之夜,我与你共赏一团明月,但愿此情天长地久。
在一些特别的节日里,如三八妇女节,许多事业单位会对女性员工表以节日祝福。儿童节,学校通常会举办亲子、校庆之类的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加强亲子间的交流。我有幸在儿童节上台演唱歌曲,只是当时母亲工作繁忙,不得赶到,不过事后她与我通话,对我大加称赞,我十分欣喜。七月半烧香点蜡,祭拜鬼神,九月九登高插茱萸……身边的民俗可谓俯拾即是。三天三夜,不食不寝,也难得述全。
除此之外,我对民俗更多的了解来源于书籍、电视、网络。文学作品中皆有对民俗风情的描述,而乡土小说尤尤其明显。鲁迅先生是近代乡土文学的开山鼻祖,他的《故乡》是乡土文学的开篇之作。如《阿Q正传》、《呐喊》、《彷徨》等作品对民俗风情都有进行生动详细、现实有力的描写,深入人心。在他之后,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如彭家煌《怂恿》,王仁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蹇先艾《水葬》等。曾品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铜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读后意犹未尽,书中美景尽见眼前,是对人们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执着与追求。我比较喜欢的几个现代随笔散文作家,如白落梅,她的作品中多有对江南水乡民俗的描写,安意如的作品也是如此。阅读林清玄的散文,我对台湾地区的风俗民情也能有所了解,比如他《过火》一篇中就清楚描述了“过火”这一大型仪式。现代影视作品,以历史古装剧作为代表,将众多传统民俗重现观众视线,唤起人们对民俗的记忆,达到传播、继承与发展的重大作用。
我一直觉得“民俗”没有界限,它是个无限大的存在。世界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甚至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习俗传统。民俗无处不在,对我们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近几年来,国家愈来愈重视对民俗的继承与发扬。各种有关民俗的纪录片,对各地吃食的介绍、服饰的介绍、节日以及其他种种。《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介绍中国饮食的著名纪录片,通过对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勾起国人对“记忆中的味道”的回味。类似的还有《中华民俗大观》、《服饰里的中国》等等。
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民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民俗源于生活,溶于生活。统而言之,民俗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文化。
大学 - 散文字数:4894 投稿日期:2017-5-24 10:59:00
推荐3星:[ROOT]2017-5-26 19: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