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在本文中,作者记叙了一次“斗魔方”的过程,情节一波三折,再加上“我偏偏就受不了这个气”、“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一颗颗看似微小的小块卸了下来”等语句的渲染,还真有一点让读者也有心急的感觉呢!当然,作者在叙述的条理性等方面还要加强。
原文标题是《无题》,我改为了《斗魔方》。
点评人:泉州晓婷
昨天,我把作业做完,就拿出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看。正当我为书中的“我”暗暗心酸是(时),一个尖利的女声传入我耳:“你的书桌怎么那么乱,快收拾下!”我猛然抬起头,看见妈妈一脸怒容,我才讪讪的放下书(赶紧)开始整理,突然我的眼神被什么攫住了——是上次出外游玩时买下的芭比魔方,依稀因为次序被打乱了,芭比都“身首异处”了。 (开篇应该简要些。)
我一下子有了兴趣,拿起它就开始转,可是无论我怎么弄它(转),依然弄(转)不成一个整体,这让我大为光(恼)火又(并)没有了耐性,想来也是因为对这种需要耐性的游戏不怎么感冒(兴趣),所以它才被扔到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来。我有些像结束了, (然而,这次)在这时,也许是(因为)许久未动而今天重新又玩起来的原因,有一个小块竟然松动的掉了下(来) ,开到这一幕, (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现:“)不如将这些小块全部拆下,再有(按)原来正确的样子(排列)拼上去(?”)。好办法,刚想这个点子我就暗自高兴。(,)却不(没)想(到)动起手来也是(是否也很)麻烦颇多。 (再次玩魔方,竟然有了新主意,那这个主意有没有用呢?作者写到这里让读者有了继续看下去的念头。这里应该分为一段。) (于是,)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一颗颗看似微小的小块卸了下来。(“)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我从卸下的小块中随意的找了一块,试探性的碰碰,没办法(结果让我大失所望) 。(最后,)我只好望着满桌的(“)尸骨(”)发呆,爸爸走了进来,看看了桌子,撇了撇嘴,就听他说道:“拼不起来,又何必拆呢?现在装不起来,又何必多想?” (再次失败,与前面的“念头”一起,还真的有些令人回味。)
爸爸的话看似(乎)有道理,但从(在)我耳中听来却甚是(很)刺耳,(我想他)这句话不过是在责怪我:“好好的东西给弄坏了,败家子一个。”我偏偏就受不了这个气,(“)既然你说我拼不起来,我就偏要拼出来(”)。 (自然引出较真的心理。)
所谓(还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动起手来毫不含糊,时间一分一秒的度偶(过),在(“再)不耐烦也要坚持下去(”我暗暗鼓励自己),终于一面让我拼成了。看着那一面的成功,我信心倍增,乐此不疲。 (紧接着,我)在其他几面的拼装中如法炮制,刻(但)就在最后关头不行了——最后一小块竟楞是塞不进去,(“)这可如何是好,难道之前我所做的努力都要付之东流(?”),我将那最后一小块攥在手中,拼命的(地)捏,捏的手心都是汗,我再次将小块放在入口处,冷哼一声,大叫一声,一使劲,一用力,进去了。看着这个完完整整的魔方我开心的笑了。 (虽然是一波三折,但总算成功了,读到这里也让人松了口气。本段的情景描写比较生动,但在行文中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应该有个结尾段来收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