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人一年中会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节日。我们有喜气洋洋的春节、吃元宵赛龙舟的元宵节、赏月团圆的端午、登高敬老的重阳…。.其中最重要、最喜庆的节日就是春节了。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传说中在山上住着一只叫“年”的怪物。每年它都会下山吃掉家禽、伤害人们。经年累月,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火、鞭炮声这三样东西。于是,众人便穿上红红火火的衣服、挂上红灯笼、点燃隆隆作响的鞭炮来驱赶“年”。慢慢地,我国便形成了“过年”这个习俗。人们在过年期间祈求新的一年里家人身康体健、团团圆圆、万事如意。
我们春节来到了外婆家。在外婆家,一入腊月就要做腊肉。人们把肥瘦相间的新鲜五花肉切成适当的大小,再用盐和花椒均匀涂抹在肉的表面,让肉腌制入味。再搭起风干腊肉用的架子,把肉用铁勾
挂在架子上,再用一个小炉子生起火来。火的大小尤其重要,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一天之后,肉已经熟了,外表金黄,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勾得人儿几乎要流下水来。每每闻到这令人招架不住的肉香,我们就知道腊肉已经做好了。
腊月二十八,农村打糍粑。虽然我们将糍粑统称为“糯米糍粑”,但实际上有的人家用糯米,有的用小米,有的用黑米。各家各户打出来糍粑可能口味不尽相同,旦皆是软糯可口、香甜无比。
忙完了各种准备工作,转眼间除夕夜已经近在眼前。一提到“除夕”,人们就会想到年夜饭。于是,我们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了类似于满汉全席的盛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可千万不能怠慢。大人们几乎是在天色刚刚泛白,绚烂夺目的朝霞还未出现之时,就已经起床下地,忙活各种食材了。但了下午,炒菜、炖肉、包饺子用的各色时蔬、肉蛋、鱼虾已经备在了厨房;下酒小菜在盘中码得整整齐齐;餐后果盘被妈妈用巧手切成当年生肖的形象后放入了冰箱储藏。晚上六点刚过,妈妈一声令下,灶被点燃了,鸡鸭下锅了,饺子开包了,米饭蒸上了,我们兴奋起来了——饭菜的香味一直引诱着我们小孩冲进厨房里,差点与进进出出的大人们拥个满怀。长辈们总是说,要到晚上等大家都汇聚一堂,我们才能开始吃团圆饭。我们把这话记在了心里,一定会等到家人团聚的时刻在开心地享用美食。
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其乐融融、喜气洋洋。饭后,孩子们磕过头,说了吉利话,为长辈们拜了年,就拿着压岁钱有说有笑地一起去买鞭炮、烟花。当我们的第一支烟花冲入深邃的天幕时,一家人纷纷聚拢到了窗边、屋外,共赏此刻的美景。我感到自己幸福极了。
于是,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除夕夜又在阖家团圆的气氛中过去了,留下的是无限的美好与宝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