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之《师说》
青麦
这一类大多是多年的老学究,他们最常见的装扮是戴着老花眼镜,说话前必定咳两声作为提示音,然后才慢悠悠地开言,速度堪比《疯狂动物城》里的树懒“闪电”,让人大喘气。
而今之《师说》
千百年前,韩愈曾写下《师说》一文,告诫从教者如何为师。我不知道他老人家曾在文中慷慨激昂地写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今日太多的庸师大行其道,误人子弟。与他当初的愿景背道而驰。当“诲人不倦”变成了”毁人不倦”,当本该愉悦和有所获益的教育过程变成了“始知锁向金笼听”的束缚;倘若他仍然在世,他会不会“白发三千丈”,而后惨然一笑?
到底是什么成为了那只笼子?可以说应试教育是一部分,但它只是一个体制,是没有思想的,它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更多的是在这种体制下面衍生出来的麻木和僵硬的思维状态。到底是这只鸟儿不能飞还是不想飞?真正的笼子其实在我们心里。只不过有的鸟儿把锁撬开,飞了出去;有的鸟儿宁愿在笼子里终其一生,也不曾见识过外面的世界。这就是聪明的鸟和笨鸟的区别。
而“老师”这个称谓,不过是引路人,虽说修行靠个人,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再有天赋的人若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也会成为第二个方仲永。
这些引路人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云泥之别,良莠不齐,一言难尽。
有的奉行“唯成绩主义论”,如同信仰佛祖,上帝或者是菩萨。更巧合的是,他们都有一个毛病。叫做“高度近视综合征”,症状还不轻。该症主要的表现为:除了学生的成绩,性格、品行、外貌等可以自行屏蔽,其余参照第一条。若该学生上述几条无一达标,唯成绩尚可,其人还可以假装“选择性失忆”,颠倒黑白,岂不快哉?对于这种类型的人来说,最惨的不是那些后进生,因为他们已经放弃了;反而是那些成绩忽上忽下坐电梯的中等生,他们会格外的关照有加。犹如政治斗争时的正派和反派,“正派”是自己人,“反派”是敌人,唯独“中立”者举棋不定时最易拿下是一样的道理。他们对待“中立”者的策略是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可怜无知的中立者还埋在鼓里。那些引路人的面部表情会像抛物线一样随着中立者的成绩起伏,故时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时而“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嗯,不错,很有进军娱乐圈的潜质。更可笑的是每逢大小考试成绩出来之后他们恨不得立即在庙堂上磕头感谢列祖列宗,谢佛祖上帝和菩萨,帮助他们提升业绩走上人生巅峰。
有的视应试教育为大纲。这一类大多是多年的老学究,他们最常见的装扮是戴着老花眼镜,说话前必定咳两声作为提示音,然后才慢悠悠地开言,速度堪比《疯狂动物城》里的树懒“闪电”,让人大喘气。他们最常见的口头禅是:“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什么学生没见过。”看似很有经验,然而教学方式依旧是老一套的填鸭。即:“我说什么,我做什么都是对的,你们想要成绩吗,那就跟我做。”我们不能怪应试教育,因为前文说过,体制没有思想,有思想自由的是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有个在大洋彼岸的大胡子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难道引路人没有思想,也要要求孩子们没有思想吗。如果说前面一种老师是因为成绩而扼杀了学生的思想,那么这一种老师是压根没有思想,如同提线木偶被绳线禁锢,课堂不再是课堂了,而是一场精心编排,浮夸虚伪的木偶戏。学生们不再思考了,因为碰到问题老师早就规定好了答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可悲的小木偶,而大木偶的脑子,兴许,早就被虫蛀了。这样的人与孔乙己,与阿Q又有何异?
在这里穿插一个网上看来的段子,博君一笑:
‘语文课上。
鲁迅写下:哈哈。
语文老师:好!实在太好了!第一个“哈”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苦笑与无奈,第二个“哈”字,笔锋一转,作者意图传递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给读者,警惕国民,必须清醒,冲破旧制度的枷锁。而句末的句号,则运用得出神入化。句号表示结束,作者用简单一个句号,便充分强烈表达出要结束旧制度的想法。
鲁迅写下:老师,你有问过我是怎么想的么?
语文老师:棒!真的太棒了!作者用“老师”开头,说明其对文化的敬畏,也符合作者弃医从文的选择。而一句“你有问过我是怎么想的么”,一语双关。一方面是对社会的拷问,对社会压迫底层人民表达强烈的愤慨;另一方面,则是对麻木的国民的责问,责问人们为何从不敢说这句话。提醒国民要保持思考独立,保持质疑的精神,切勿人云亦云。也照应了开头,强调文化力量的可贵。这种找不到任何瑕疵的写作手法,值得大家学习。
鲁迅写下:有病!
语文老师:对!说得太对了!作者用铿锵有力的两个字,用近乎呐喊的语气,精辟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问题所在:有病!社会病在腐朽落后,国民腐朽在麻木昏睡。这也为作者后来写《药》埋下了伏笔。前后呼应,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鲁迅写下:呵呵。
语文老师:绝!真是太绝了!作者用尖锐冰冷的笔调,精简又准确地表达了对当时那个吃人的社会以及阿Q们的控诉。所谓谈话止于呵呵,因此这二字也表明作者在必须改变社会现状和人们麻木思想的问题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坚决而果断。好文!
鲁迅写下:……
语文老师:高!相当的高啊!面对这个病态的社会。千言万语,汇成一串省略号。看似什么都没讲,但又可以看作讲了无数话。并且,作者在表达自己态度的同时,又给与读者想象的空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人人独立思考,才能不麻木,才能救社会于危难……
鲁迅亡。’
笑过之后,我陷入了沉思。
他们带给学生的是精神上的毒害。这样的人不配称作园丁,充其量是园子里的杂草。
学生的身上或多或少有老师的影子。我庆幸的是我拥有的是一个活着的老师,不是一个死去的木偶。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一个高考状元,一个灵秀的女孩子,她说“语文,从来不是一个有关应试的学科,而是和素养有关。”而所谓‘语文是拿来应试’一说是那些世故功利的引路人们的曲解和亵渎。他们无限循环着连自己也不愿意听下去的课程,拿着工资猥琐度日,如同洞底的老鼠,见不得阳光。
既然有了黑暗,就一定有光明,这是那些洞底的老鼠所不能也不敢仰视的。
有的人快乐的从教,在他们的心里青春常驻,没有牢笼,因为孩子使他们变得可爱起来,找回了一颗不老的童心。
有的人知道自己被牢笼所禁锢,但他们是明智的,知道自己的知识有所欠缺,他们告诉孩子,笼子外依旧有更广阔的天空。笼子不是全部,课外的知识会为你打开大门。
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而充盈。
这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有千万条道路,而你,会是怎样的引路人?是’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一人两面?是迂腐不堪,金玉其外?还是“润物细无声”的鞠躬尽瘁,选择权在你自己手中。
而今之《师说》,君以为何如?
初中3年级 - 杂文字数:2592 投稿日期:2017-7-27 14:53:39
推荐3星:[为你不爱]2017-7-27 16: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