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
上海浦东新区梦马文学社 七(9)班郭雨萱
初次与皮影邂逅,是在盐宫旅游时的偶然一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为不可或缺。
那次的惊鸿一现让年幼的我领略到了古老艺术与与时俱进的魅力。那片白幕后的竹棒飞舞,画幕中孙悟空躲过龙王连环相扣的攻击,手持金箍棒迎面而上,给众多太子来了个当头一棒。观众席中爆发出的掌声与欢呼无不显示着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欣赏。我置身台下,心中悄然萌发出了一颗名为好奇的种子。
再见皮影是在去年暑假。那时,我和妈妈一起踏上了去皮影之都——陕西的渭南。
我与妈妈去拜访了一位陕西的皮影戏李师傅。刚到李师傅家中,他便热情地引着我们往里走去。漫步在其中的一条走廊里,李师傅向我们介绍了皮影戏的起源,“皮影戏起源于西汉时期,最早呢,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据说当时汉武帝因为爱妃李夫人的去世悲痛万分,李少翁利用光影制作出了类似李夫人影像的皮影戏,以解汉武帝的相思之苦,之后才流传民间。”同时我们欣赏到了李师傅的作品,每一个小皮影都形形色色,连神态也十分真切,好不令人惊艳!
房间内,李师傅走到一张木桌前,抽出两张纸,“先把想做的皮影画出来……”接着是描稿,镂刻与敷彩,我轻轻在牛皮上勾勒,生怕弄坏。“镂刻有许多种刀,用法不同……”李师傅动手示范。我也尽力模仿。不一会儿,小人初具雏形,工艺却十分粗糙“已经很好了,毕竟第一次嘛。”李师傅宽慰我,手中也不停帮我修改。之后的敷彩我并没有亲自动手,融化时的温度容易烫到,所以我便站在边上看着李师傅做。
“最关键的一步,发汗”我听见李师傅说的,便集中精神看着“先用布把皮影包起来”李师傅说着“然后呢用电熨斗烫……”电熨斗加热完后,李师傅把电熨斗放到布上,缓慢的烫着,烫完后皮影的颜色便色彩鲜明。
最后,我亲手将皮影部件缀合在一起,那大帝的模样便即刻显现。我放好白布与灯光,便有声有色的自导自演了起来。我虽演的十分笨拙,却没人笑话我。许是因为即使我表演不好,但精神可嘉,是我对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的热爱。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中来。”小小一张皮影,简单的布幕舞台,民间艺人灵巧的手指,历史轶事跃然眼前。我的心也随着手中皮影,幻化出千姿百态的世界。
指导教师 郑世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