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刚接触公众号的时候,看了一篇咪蒙的文章,当时她口碑还没坏掉,她字里行间流露出写了10w+的文章洋洋得意,在当时很独立女性。
当时的她一定想不到后面会发生这么多的事吧,我并没有冷嘲热讽的意思,只是这件事让我有感而发。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很难不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
有段时间,我迷上刷抖音,可以连刷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概一到两个月左右,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抖音上的梗张口就来,闭上眼睛都是抖音里的音乐,听到别人的外放生理不适。
大数据的推荐有多神奇呢,你点赞了一条文案,后续你的推荐会有四五六条,你看了一条感人的视频,重复看了几次,下次你将会收到更多。
于是,这种短平快的情绪波动能够很好地调动你的情绪。喜欢吃甜食是吗,那就给你上一堆。
有次晚上刷到马尔克斯的语录,我差点掉下眼泪。
“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并不是视频骗取了我的眼泪,而是回忆。
高中的时候,在抽屉里看《百年孤独》,当时看不懂,也感受到其中的故事感,动荡,荒诞,群像,一知半解最迷人,然后高三时在我投搞的杂志做了一个专栏,是马尔克斯的离世。
一切戛然而止,连带着那些回忆一齐涌上来。
也许这种时刻有利于写作灵感的诞生,但我不想要。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卸载了抖音。
也许,是我希望是主动的感受,灵光乍现的时刻,而不是打开软件就知道它会给我一些偏向于我的口味的,大众化的推荐。
我希望我看的电影是因为喜欢或者某个奇妙的缘分,而不是抖音推荐。
哈哈大笑是因为主动发现了好笑的事情,而不是一条条刻意并配合音效的作品。
我回答过一条问题:错过了一些好电影怎么办,别人经常提到,自己却没有看。
我的答案是:没看就没看,我周围有朋友没有看电影的爱好,我们之间的沟通也是流畅的。好电影那么多,你根本看不过来。把爱好当爱好,喜欢才去做这件事。
不然呢,只接受别人准备好的可口的食物,那么味蕾会失去对情感的消化。
因为都是刻意的,于是对真实和粗粝没办法接受。
在下恕不奉陪。
再回到开头,在微信公众号日益成熟的当下。
一个号的运营背后可能有一个团队,从选题到策划,到内容到考虑传播,可能是一个团队熬夜爆肝几天的结果。因为要考虑到读者黏性,互动量,转发朋友圈量,广告契合度,流量变现,等等因素。
一篇10w+的文章不仅仅是一篇文章,可能是一个精心准备的商品,由读者的各项数据来检阅。
这几年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就是商业变现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平衡。
用姜文的话,就是,站着把钱给挣了。
但实际上能够做到如此的少之又少,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商业和用户体验博弈之后最终的结果,开屏广告是3s还是5s,日历下拉也是广告位。
维持生存无可厚非,但最终我认识的朋友的公众号最终大都进化成随缘更新的个人号。
我又不靠这个挣钱,没什么人看就没人看,我写自己的文章总可以了吧,我这样想。
谁还没个写作梦想呢。
但是你不关注不代表不存在。
短视频,头条,百家,成了风口浪尖之地,浏览器也开始把首页变成了视频资讯,到哪里都逃不开广告,视频咨讯。于是某些场景下阅读变成了一件随时随地却再也没有仪式感的事情,猎奇的心理占据了大半,简单通俗易懂的内容都在做?那我就来个标题党,震惊,99%的人都不知道。
无孔不入的推送和资讯把用户时间切割成碎片化。
拜托,我又不是古代的皇帝大臣,需要指点江山,不用什么都推送给我。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感受,纯属发牢骚。
互联网时代就是这样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无人能独善其身。
你在互联网留下的数据,可能你遗忘了,但网络会帮你记录下来。
1999年的黑客帝国,我今年才看,仍然觉得震撼。
电影实实在在地把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走到人类对立面,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活在母体的虚幻营养池中的故事拍出来。
红色药丸和蓝色药丸,继续沉溺虚幻,还是放弃一切接受真实。
冰冷的工业城市和母体尽头延伸到天际碧绿色的数据流。
科幻的外衣下,也是哲学命题。
让我们回到主题,十万+,速食阅读和无用的写作。
我并没有办法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或者让人醍醐灌顶,金盆洗手,痛改前非。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如果说有幸成为内容产业的其中一环,能够为这样的时代做些什么,那就去做。没有出力的地方,也不必懊恼,人会成长,也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这些无比珍贵。
那么,无用的写作呢。
我想讲一个小故事,是叶圣陶的一篇童话《一粒种子》。
世上有一粒种子,像核桃那么大,绿色的外皮非常可爱,见的人没有不喜欢的。据说从来没有人种过,也没人见过它美丽的花和闻过香气。
国王用最好的土和金花盆,全国最好的工匠,不开花,气得哇哇叫。
种子被丢在水里,富翁得到了,最好的肥料,专人看护,仍不发芽,种子被丢到垃圾堆,最后掉到了一个田里
年前的农夫看见种子,:“吓,真是一粒可爱的种子,种上它”就随手锄头挖个坑,把种子埋了。该咋样咋样,按时耕地浇水。
过了几天,种子发芽,后面长成一株漂亮的小树,开出了漂亮的花,新奇的香,过路的人都沾了一身的香气。
不为刻意,往往有意料之外的结果。
敲下的每一个字,每一段句子都有意义。
你记录生活,生活也同样记录你。
2020年6月25日
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