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年级 - 记叙文 阅读指导

漸漸消逝的聲音

香島中學(正校) 小瓷

吆喝聲聲,有高有低,有緩有急,有的寫實有的誇張,有的簡單有的繁瑣,然而,不論是哪一種,它都是太多人兒時的回憶。它曾經出現在街頭巷尾,它是市井民俗的象徵,是淳樸勤勞的象徵,是一個時代的象徵。當文化逝去,當技藝失傳,當日常變成傳統,我想我們需要“給時間以記憶”,更需要“給記憶以時間”。
  “黑——芝麻糊誒”電視機裡傳來一聲熟悉的吆喝,我猛然轉頭,原來是廣告。電視上,一個可愛的小男孩聽見一聲吆喝,捧著白色的瓷碗跑到街上,賣芝麻糊的老奶奶笑著盛給他一勺,還輕輕的刮刮他的鼻子。這將我的思緒帶進了童年的回憶。小時候,我生活在北京,胡同小巷常常有一聲聲此起彼伏。
  “黑——芝麻糊誒”那是一聲我至今都可以記起的老者的吆喝。起初是渾厚,就好像閃電驚雷的轟鳴聲“一聲霹靂九霄開”;滄桑,就像飽經風霜的枯木,帶著一絲沙啞又有一絲從容。接著音調向上一揚,便有了圓滑,就像山間的轉彎的涓涓細流一樣;響亮,就像一根鋼針劃破天際,”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短短四字,合轍押韻,字正腔圓,韻味十足,活色生香;僅僅一聲,就能讓你感受到質樸篤實,感受到風土人情。那聲音足以直抵人內心的深處,在人的腦中回蕩,就像烙印一樣,難以忘懷。
  “黑——芝麻糊誒” 電視上,老奶奶推著三輪車走著,吆喝聲漸行漸遠…··。吆喝聲聲,有高有低,有緩有急,有的寫實有的誇張,有的簡單有的繁瑣,然而,不論是哪一種,它都是太多人兒時的回憶。它曾經出現在街頭巷尾,它是市井民俗的象徵,是淳樸勤勞的象徵,是一個時代的象徵。當文化逝去,當技藝失傳,當日常變成傳統,我想我們需要“給時間以記憶”,更需要“給記憶以時間”。
  • 高中1年级 - 记叙文
  • 字数:531 投稿日期:2017-10-2 12:22:52

  • 推荐3星:[ROOT]2017-10-5 1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