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

summerxky 小思哇!!!
<2022征文迟到了一个月的番外>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篇也是真的越写越散。)
  
  
  
  2022年的春天,盒子在小荷举办了“给未来的自己捎句话”这个活动,我也有幸被邀请进群了。
  一连几年,我看到小荷有征文活动都难免心里痒痒。有时因为手里有别的任务而犹豫不决,经过几个朋友的一番动员,我大概率还是会报名,然后无比乐观地相信: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
  说到底,因为我对小荷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会尽量珍惜每一个让荷友相聚的机会。看到群里出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虽然有的很久没有联系过,有的只是“眼熟”而交集不多,但我仍不免有些激动。
  这次按年龄分组,我被“光荣”地分到了D组,发现几位一直视为同龄人的朋友其实是C组的,又想到自己距离E组也不远了,不由得感慨“我已经老了”。但在内心深处,我并不完全认同年龄带来的“刻板印象”和“标签化”,年龄的增长或许意味着更多的压力和责任,但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不再急躁,不再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
  群聊中,我非常佩服幻(痛苦的回忆),只要他把备注改成“A组幻”,就永远能和年轻人聊起来,而我只能看着群里一条条增加的消息,有一搭无一搭地偶尔说几句。
  
  
  我在2008年进入了小荷,然而有些荷友觉得我是2012或2013年才来的,大概是我在上大学之前因为作业多以及上网不方便,一般都是匆匆发一篇文或是发几条评论就下线。那时我通过评论和偶尔在聊天室的交流认识了几个朋友,但没有特别注重去结识新朋友。盒子和我大约是在我高一升高二的时候认识的,从那以后一直保持联系,也是一种可贵的友情了。
  高考结束后(2012年暑假)是我第一次参加小荷的征文活动。早期的一些文字比较“黑历史”,有较重的个人色彩和许多幼稚的“文学尝试”。虽然现在还是常常制造一些并不成熟的“文字实验品”,但我感觉自己对文字的态度已更加坦然。
  印象中我多次参加征文活动,2013年的“校园生活”,2015年的“音乐与文学”,2016年的“美食的记忆”,等等。再往后就是林落举办的三季“大逃猜”和2020年盒子举办的“即刻”。记得2014年有一个关于读书的征文活动我没有参加,因为那时我觉得读后感和观后感都是很私人的东西,甚至可以看作个人隐私,不适宜写出来。现在的我已不能理解当时的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又别扭的想法,也早就可以大方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小荷确实见证着我的成长轨迹。
  这次的征文我断断续续磨了两周。这个主题既好写又不好写,总是有话可说,却又怕越写越散,也觉得一些感受不容易表达,剖析得越细致,写出来越零碎。本想写完这篇后如有时间再写一篇小说,却发现时间并不充裕,只好作罢。
  曾经的我喜欢用纸笔打草稿,认真修改后再输入电脑。在这个“碎片化”盛行的时代,我甚至也开始用手机写东西了,心血来潮就打两行字,不满意了就再一一删去,感情充沛时就一口气多写几段再斟酌,然后修修补补,删删改改,直到觉得可以交稿了,“眼一闭,心一横”,打开非常熟悉的小荷界面进行投稿操作。
  活动期间,我也读了一些荷友们的作品,感慨我们都长大了,也成熟了很多。有的荷友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有的还在求学的路上,大家都对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对于未来,有美好的期待,有真诚的祝福。当然,我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限,难以准确概括出这些征文的特点。
  文字不只是生活的一个截面,也是我们在小荷相遇相识的工具。
  多年前,我觉得小荷像一个兴趣班,我们都是同班同学。现在,我觉得小荷更像一个社区,我们像是邻居,很多时候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时不时互相串串门聊聊天。有时想要联系旧时好友,犹豫了半天,却担心自己打扰了他人的清静。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形容在小荷的我们。
  在我十年前写的一篇小说里,主角的朋友对她说:“我们是闪耀在茫茫夜空的两颗小星星,照亮了彼此的故事。 ”
  感谢盒子的征文让我们又聚起来,也佩服她的策划和执行能力。
  活动结束,我们不是就这样散了,而是像星辰一样,还可以互相望见,还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光。
  也希望将来我也能举办一次活动,成为让大家凝聚起来的一份力量。
小学1年级 散文
字数:1614 投稿日期:2022-6-4 19:49:42

推荐3星:[SUMMERXKY]2022-6-4 20: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