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的四十八小时,你会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突兀地摆在了这位六十八岁的世界顶级美食评论家面前。此时,不同于小说和剧本里常见的情节,他想的不是该怎么与家人、朋友共同度过这最后的时光,也不是向亲友表达迟来的爱或歉疚,更没有回顾和反思这一生的得与失。他心里在意的只有一件事:一个魂牵梦萦的味道,是他的终极美味,但他想不起来了。在脑海里,在内心深处,在近七十年的记忆里反复寻找无果,这个味道已被神化,仿佛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真实的事物。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如沙漏里的沙,在不断的回忆中也穿插着视角的切换。小说在以第一人称叙述展开的同时,也通过他人的角度,从侧面再现了主人公的一生。在门房太太的眼中,他是令人反感的“有钱人”。他的子女认为他是个不负责任的父亲,是残忍的暴君,爱着他,渴望得到他的爱,却又因为他的冷酷无情而对他心生怨怼。他的妻子在明知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依然深爱着他,此刻为他悲伤哭泣。他的佣人猜测他不是在寻找某道菜肴而是在思念一位漂亮的女士。他的情人们也并不真正喜欢和认可他……
他用毕生的足迹勾画出了一幅世界美食地图,而他苦苦搜寻的却多数是他童年和青少年的记忆,一些平凡的食物。祖父母的拿手家常菜,姨妈菜园里的番茄,因为迷路偶然闯入的农场里的生蚝、苹果烧酒和芦笋……尤其是他的祖父母,是他心目中可爱的人,也是他人生中多数温暖的来源。而关于他后来的生活,却仿佛是一片空白,从来没有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场面,从来没有与爱人、儿女一同烹饪的温馨和喜悦。他唯一器重的侄子,也只不过是善于逢场作戏,尽力讨好他而已。他在他的领域是权威,是风光无比的君王,而在他的心灵深处却如此贫瘠。他一边追寻,一边否定自己所追寻的。
故事的最终,他顿悟了,那个味道是油炸小甜果,不是糕饼店卖的,不是高级餐厅里的,而是超市货架上,装在塑料袋里的油炸小甜果,他以久违的洒脱,享受着他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东西。加工的面皮,掉落的糖粒,一个美食家吃遍各处精心烹饪的颇有章法的美食,临终时却惦记着这样一种随意到粗制滥造的食物,实在是极具讽刺意味。他在满足中,结束了生命的旅途。
这是否说明,他一生的方向都是不正确的,背离了自己内心的?我们能避免自己也变成这样吗?
这本小说的写作手法像散文,写的是美食,但探讨的更多是人性。法国也是一个讲究饮食的国家,一饮一啄,带着盛大的仪式感。饮食文化的浸润中,“吃”也不仅仅是吃了。“胃口”总与野心相关,“品味”总与格调相关。
小说的主人公有显而易见的弱点,他虚荣,贪婪,欲望像个无底洞,想要吃遍天下,掌控美食界。求取功名本没有错,但是把名利作为精神寄托,终会陷入虚无。他知道他刻意屏蔽了一些心声,却没有去直面自我,而是继续背道而驰,最后才意识到自己穷尽一生所追寻的,与内心的声音简直是南辕北辙。就像我们被时代的潮流裹挟,内心的空洞,被贩卖的焦虑情绪填满,从而忘记了初心,甚至开始嘲笑自己的初心,嘲笑它的单纯。或许这也不是出于本意,只是固执地认定“应该这样”、“应该与大多数人一样”或“应该呈现出光鲜亮丽的样子”。是在走一段弯路后重新走上曾经想走的路,还是将错就错顺便看看另一条路上的风景,现实不像小说那么绝对化,也许有时很难选择。作为普通人,只能希望自己在路的尽头不要一无所获,不要悔不当初。
小说里,主角的外孙女感到疑惑,人们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难道大人以前都没当过小孩吗?”她天真又通透,认为大人们的不开心都是因为爱了不应该被爱的人。这让我联想到了《小王子》里的“大人”,“那些大人就喜欢数字”。或许书本都是相通的,小王子也在迷失,在找寻。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我们的一生中,注定扮演许多个不同的角色,必然不会只追寻单一的事物,单一的意义。想得到的太多,眉毛胡子一把抓,也许不知不觉就成为了自相矛盾的生物。需要适时思考一下,自己在寻找什么,想要找寻的又是什么。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里,还能把自己找回来吗?
PS:《终极美味》是法国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小说(现在已经绝版,可以从图书馆借阅,我看的这本是“轻度污渍”的二手书)。文风比较轻松易懂,但读着读着很容易怀疑自己在看关于食品或餐厅的软广告……
以上感想仅代表个人观点,我甚至没有去扒拉网上其他人的书评作参考,就信马由缰(划掉,其实还是很放不开啦)写起来了。所以如果对本书有过度解读或理解偏差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