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转载于“榕树下”
纯粹的事物,比较容易打动人心。比如,纯粹地听音乐,纯粹地爱,纯粹地发呆,甚至纯粹地怨恨,因为无关城府,所以倒显得可爱。我经历过这种纯粹的境界,只是无法在那里停留太久。当我醒悟过来的时候,这种纯粹已经没有了。时间在纯粹里流得悄无声息,平和地,缓慢地,一小时仿佛一个世纪。
纯粹的感情,应该总是带着点孩子气。它不理这外界的纷纷扰扰,就是任性地听凭直觉的安排。非常地敏感,看起来很脆弱。但是又非常地倔强,在现实面前都不肯退让。只有在纯粹的感情里,人才能找到新生儿的印象。那初到尘世的啼哭,没有任何内容,啼哭本身就是啼哭的意义。
若一定要追根溯源,我想纯粹是一种专注的意念。意念固然是难以捉摸的东西,但是正是因为它的不可捉摸,所以当你经历它的时候,才有可能进入纯粹。佛家说,专注带来喜悦。于是,一个从没有经历过纯粹的人,要体会到这样的喜悦是很困难的。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一个只能受各种大同小异的喜悦感染的人,往往也从不曾体会到纯粹。
三毛写过,滚滚红尘。红尘滚滚,漂浮起来的是浮躁的小灰尘。一个人浮躁起来,根本不能专注于任何东西。如果硬要找出一样来的话,那也只能是浮躁。不幸的是,浮躁恰恰是到达纯粹的障碍。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感到幸福遥远难以企及。心里面长出多余的欲望的时候,普通的小喜悦已经难以取悦于它了。
不过,这一切都并非为了说,纯粹是多么高尚的境界,高不可攀。纯粹的情感之所以讨人喜欢,因为它无所顾忌,或者说一开始就无忧无虑。比如,我孜孜以求的纯粹的友爱,至今无法成就。爱里免不了自私,免不了嫉妒,免不了偶然的猜忌。但是,我完全可以退而求其次,只要享受某个时间的纯粹已足够。在其时,便不计较得失,便忘乎所以,便自得其乐。
纯粹的人真是可爱得紧。他们就像小孩子,智慧未开,混沌而又天真。只是人是不能被要求纯粹的,就像人不能被要求成熟一样。事物顺其自然地发展,总有它必经的阶段。倒不妨把人生当成一场修炼,一旦炼到宠辱不惊的层次,要到达纯粹只消发上七成功力即可得了。
其实,纯粹原本也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我恐怕我笨拙的文字反而给它披上了不真实的外衣。在你用心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即使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好,比如听、观、思考,你就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到纯粹的喜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