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年级 - 经验谈 阅读指导

感动语文

6 kui

踮起脚尖,努力地靠近阳光,暖暖的,将心浸透,为之陶醉,为其感动
          感动语文      
  

  踮起脚尖,努力地靠近阳光,暖暖的,将心浸透,为之陶醉,为其感动。——题记
 
  阳光带着时间、带着文字、带着韵律、带着历史,无声无息地走进教室,伴着一首首古诗、一篇篇文章,让我们乘上了语文的翅膀。
  词,那是怎样的千古绝唱啊!东坡站在日夜东流、浩浩荡荡的长江上,仰面大呼:“大江东去”随之,激荡着豪迈之气的《念奴娇》回荡在滚滚波涛之中,随着长江之水千古流传。南宋大诗人辛弃疾写下一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其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巧妙的运用了以静衬动。全词笔调轻快、灵动,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
  诗,那是怎样的绝佳著作啊!韩愈采集汨罗江中的蘋草和水藻,在吊屈原的失意和伤感中写下:“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洛。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夫扣舷歌。”这一首《湘中》虽远不如《念奴娇》只豪迈,但悲切苍凉的情调,感人至深。“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前六句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西湖写得生意盎然再加上:“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就构成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元曲,那又是怎样的豪华戏曲啊!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堪称秋思之祖。”此曲写天涯游子在秋天的特定景中的感受,是元散曲中备受称赞的名篇。曲的开始是由十组景物构成,最后是由一物构成。其中“断肠人在天涯”写游子之深情,余韵苍凉,富有艺术感染力。
  散文,在那看起来毫无连接的文字的背后,又蕴藏着怎样一个中心?朱自清的《春》把春景绘色的描写下来,那气断气不断的手法,堪称散文精品。
  语文,让我知道太多太多。让我感动,让我学会感动。
 

                 
  • 小学6年级 - 经验谈
  • 字数:821 投稿日期:2006-11-12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