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路学校三(三)班 王韵涵
总评:以家为题材的作文很多,但作者的这篇习作不管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中,作者生动地刻画了丢三忘四的爸爸、总是闲不住的妈妈、连睡觉时也听歌的姐姐、爱给自己找乐子的“我”,表现了家庭中的浓浓爱意,使人读来感觉到这个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作者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准确生动,用“找”这个特别的称呼,幽默风趣,鲜明地反映了人物的不同特点,生动地勾画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庭;在写作的技巧上,作者采用以中心句开头的方式,使整篇文章的整体感较强,是篇不错的小学三年级作文,建议转为精品。
点评人:泉州晓婷
我家四个人,没事都爱找“东西”,我称之为四大“找”。想知道我们都找些什么吗? (将家庭成员喻为四大“找”,幽默风趣,容易吸引读者。)
第一大“找”:没事找批
找“东西”者:老爸
老爸这个人,一说话就倒霉,总挨老妈的“嘴上牛皮鞭”。有次,他车钥匙找不到了,就问我和老妈:“我的车钥匙到哪去了?”我一听,笑出声来。不是幸灾乐祸,而是觉得不寻常。果然,老妈听了,就批评起老爸:“你看你,钥匙都不知放哪儿去了,这还没老呀!要是到老了,丢三忘四的,看你怎么办。算了,还是我帮你找!”就这样,老爸挨了次批。 (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描写,但应该写写“老爸”丢车钥匙时的神情和被批的神态。)
第二大“找”:没事找事
找“东西”者:老妈
老妈总是闲不住。她闲着时,不会像老爸和我一样呆坐在沙发上。老妈在这时,要么去洗洗刚换下的衣服,要么去倒个垃圾,要么洗菜,反正家务活在她手上总是按时完成。另外,她还提倡“一心二用”。比如,在剥豆时看书,运动时练歌,洗头时学英语(我洗头,老妈在一边提问我的英语学习情况)等。她还创出了一种家庭“等量代换”,就是晚上做完一项作业的间隙,该活动活动的时候不让活动,却让去漱洗。因为老妈认为漱洗就是活动,以漱洗代替活动还可以节约时间。 (三个鲜活的例子尽显人物特点。)
第三大“找”:没事找歌
找“东西”者:姐姐
姐姐比我大十岁,脖子上总挂个mp3,没事时就找歌听。一天,我要上学。天很热,我准备去卧室拿我的太阳帽。结果,卧室的门关着。我以为姐姐正在睡觉,就(推开门)轻手轻脚地进去了,姐姐却正在听歌!姐姐听歌(总)是反反复复,不厌其烦,走火入魔,连睡觉时也听歌。晚上,我和姐姐爬到床上,我枕着枕头睡了,姐姐却把头埋到被子下,插上耳机,开始听歌,直到她睡熟为止。 (能够抓住人物的特点,选取典型的事例。)
第四大“找”:没事找乐
找“东西”者:我
我只要一有闲空,就总会捧腹大笑,给自己找乐子。有天中午午睡,老妈让我到她的卧室里睡觉。我虽有点儿不情愿,但想到老妈卧室有空调,就在老妈的大床上躺下了。这时,老妈看到床中间有一件老爸出门后留下的衬衣,(便)随手拿起,“砰”地一声把衣服扔到了一边。我想:老妈也不恨老爸啊,怎么会扔他的衣服呢?于是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老妈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我为什么笑。她让我停住笑,我刚回答“好”,就越笑越厉害。老妈象征性地打了我一下,命令我睡觉,我立刻竭力不让嘴发出笑声,但一声声“咝咝”的轻轻的笑声还是(轻轻地)从我的嘴巴缝里溜了出来。 (连这样平常的事情都会“笑得前仰后合”,还真的是“没事找乐”。同样采用这种以中心句开头的方式,文章的整体感得到增强。)
我们全家都找到“东西”后,最苦的是老爸,最忙的是老妈,最悠闲的是姐姐,最快乐的是我! (直抒胸臆,再次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