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吃串联的记忆
城东第二中学九年级 李五仁
<美食的记忆>参赛文话说,好像光顾着写吃了==
早餐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两笼汤包或一碗温州特有的糯米饭,配一碗豆浆,糯米饭上加葱随个人喜好,可咸可甜,咸的上面淋一层带碎肉和炸油条的汤汁,觉得太咸了正好拿豆浆中和一下,我的食量大,别人可能一碗糯米饭就能饱肚,我怎么都得加两个汤包,享受所有汤汁在唇齿舌尖毫无保留迸发的快感,让味蕾瞬间爆炸。吃饱了,便去上学,如果是周末,就回家凉空调。
有同学早餐喜欢吃鸡蛋加牛奶,有的同学喜欢在学校旁的早餐摊子买几个生煎包,生煎包还烫着手就下嘴,脆的烫牙,可惜那家店铺只有咸菜的没有其它馅的了。
关于早餐,我喜欢在放假时和老爸特地绕远路找好吃的,我们的足迹涉及到人民医院旁边,南大街等等,几乎尝了大部分的糯米饭和汤包,有的说是汤包,其实就是包子,皮厚馅少,吃着要皱眉头,觉得最好吃的便是以前小学旁的糯米饭,还有少许蘑菇丁,可惜后来店铺被拆,小学旁便再也没有卖糯米饭的了。汤包最好吃的我觉得是鸣阳路的那家,初中旁边那家其实也不错,但总觉得鸣阳路吃多了这的汤包相比之下就没什么味道了,但5元一笼的价格还是非常良心的。我们还喜欢趁放假找面馆,交通大厦旁边的陈老头,老赵带我去吃的学校旁边的麦劲道,还有鸣阳路上,二中旁的面馆,都是比较好吃的,尤其推荐陈老头,除了拉面主要是汤好,但我也只喜欢牛肉面,可以加蛋,排骨面吃过一次,觉得一般便没有点过。觉得特别惊奇的是离班主任家社区特别近的一个社区里的早餐店,啥都有,除了常见的,也有烧麦,蛋挞,关东煮等等,但有一个特点就是贵,比一鸣还贵。
记得13年在北京时,朝阳区内军区总医院旁边的那条胡同,吃的特别多,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豆腐脑豆浆竟然有咸的,还有一家的小笼包特别好吃 ,还有一家的牛肉面也特别好吃,我吃牛肉面主要三个标准,一看牛肉,二看面条,三看汤,这里牛肉切成片到吃不出来,但面条爽滑,汤的味道浓厚绝对是值得推荐的。
我平时是住校,所以不得不与黑心的小卖部周旋,小卖部的东西比外面要贵的多又难吃,但可以当作正餐确实蛮多,汉堡三明治鸡肉卷饭团寿司我就不说是啥货色了,料少又不新鲜, 但我觉得还可以的是春卷,平时不想去食堂吃饭就去买春卷或面包垫肚子。这里要说一下学校食堂,讲道理食堂大家都懂,不过我们食堂似乎热衷于垃圾食品,肉串什么的经常有,大家吃的不亦乐乎,教师食堂比外面菜好就是,颠峰时期菜色比较多,印象最深的是炸排骨,但被学生举报后就不敢那么跳了,吃了一段时间和外面一样的菜后又偷偷好了起来,至少又能吃到牛肉,但羊肉得看运气了。土豆烧肉和芹菜炒牛肉我觉得是最中规中矩的菜了。
常有人叫我去帮她买零食,买的最多的是夏达的脆筒,偶尔会买巧乐兹或者大板,膨化食品大家都偏爱薯片就是了,小卖部没有乐事,只好买好友趣的厚片或者上好佳,有时薯片卖完了,还有虾片洋葱圈玉米卷代替,还有一种类似于恰恰的薯片,小卖部奇奇怪怪的零食很多,骂完它坑爹照样乖乖去付钱并且继续吃的不亦乐乎。
作为一个沿海地区的人我能吃会吃的海鲜却是很少的,只因为大部分海鲜看起来奇形怪状像是什么变异物种,到酒店的海鲜房点菜,我全程都是“这TM也能吃?”或者“那TM要生吃?”,但我吃的最多的还是螃蟹,除了江蟹之外我们还吃蝤蛑,特点是肉多,特别是它的钳子,沿海旁边的码头有一个酒家,那边的炸小黄鱼确时好吃,金黄酥嫩。我还喜欢吃鱼豆腐,吃起来十分带感,但不知怎么我有一个小伙伴似乎不怎么喜欢。还有生蚝,天一角的烤生蚝的蒜香就令我欲罢不能,在餐厅的灯光照耀下,生蚝肉被剥开时与壳的拔丝闪闪发亮,入口便感到一阵满足。
我还喜欢吃饺子粽子这些,嘴巴也比较挑剔,比方说有的饺子的皮爽滑Q弹,有的饺子皮会黏住,那吃起来味道可是天差地别。粽子我最喜欢的还是五芳斋的蛋黄肉粽,精华在那油脂,非常之香,且肥而不腻。
记得以前在上海虹桥站停留的时候,在站内买了份便当,至今觉得十分良心,我还清楚得记得我点了一个红烧肉的,红烧肉真的是红的,虽然是肥但那种吃起来不会觉得很腻,那肉非常有弹性地在嘴里跳来跳去。配菜中好像有千张?
其实还有蛮多好吃的没写,不写了,再写我又饿了。
初中3年级 - 散文字数:1655 投稿日期:2016-7-6 17:48:00
推荐3星:[一季若寒]2016-7-6 18: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