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3年级 - 议论文 阅读指导

我终于理解了你

光明中学八(1)班 赵翔宇

专辑:安徽霍邱县城关中心校光明文学社

在茫茫人海中,能被理解是很重要的。无论在现实生活、书籍、还是影视剧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人会被误解而失去朋友乃至以生命为代价。理解也成为了人们心灵的钥匙,可以打开沟通的大门。
  在茫茫人海中,能被理解是很重要的。无论在现实生活、书籍、还是影视剧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人会被误解而失去朋友乃至以生命为代价。理解也成为了人们心灵的钥匙,可以打开沟通的大门。
  杨修,三国著名谋士,属名门望族,生前辅佐曹操。在他死后,人们都用“恃才放旷”等词语来形容他。我倒认为,杨修是个真正的聪明和正直的人。
  在《三国演义》中记载,杨修是因为“扰乱军心”而被杀害。在此之前,早就有几件事让曹操生气不已,首先是他陷入了曹家的“世子之争”中,在常人看来,杨修实在是个多管闲事之人,实际上,曹操的第三子曹植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也十分欣赏杨修的才华,这便使他们成了朋友,业余时间里,植与修交谈甚欢。由于杨修行事果断,思维敏捷,曹植又拜其为师,在“世子之争”中,杨修竭力帮助曹植,也是尽到了朋友和老师的责任,何罪之有?况且曹丕也有司马懿暗中相助,不也有“作弊”行为吗?那么杨修介入“世子之争”的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杨修和上司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习惯用“奸”和“诈”来形容他,传说曹操在新建的园门上写个活字,众人不解其意,唯杨修一个懂曹操心思——“丞相嫌园门窄耳”。便动人重修园门,请曹操来见,但曹操十分忌之。这真是让人捉摸不透。本人认为,杨修是个好下属,完全能领会领导意图,并能把事情办好,还专门请领导到实地验收工程,这样的下属是一个难得的好下属。
  再说杨修的杀身之罪——祸乱军心,这实在是莫须有,书上记载,只是杨修一人收拾行装,而真正让军士收拾行李的人是夏侯惇,谁知道杨修收拾完东西后去干什么?为什么人们会想到他是去告知军士还是劝说曹操呢?所以对杨修的行为不可主观臆断,也不能断章取义。
  当初读到《杨修之死》时,我也会认为他过于自负,耍小聪明,但细想起来我也能理解他,这个人放到今天,我认为也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至少是一个没有心机的人。如果这个人真实存在的话,我想对他说,我终于理解了你。
  
  
  • 初中3年级 - 议论文
  • 字数:793 投稿日期:2016-12-1 22:40:00
  • ---- By 原上草 2016-12-2 7: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