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中华古典文化——专访TCFL微信公众平台团队
玺正
金阳九月,记者采访到了大创TCFL(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微信团队,他们一行三人,带着一叠调查问卷和一盒精美的明信片在一个阳光洒满校园的午后乘公车出发了。
金阳九月,记者采访到了大创TCFL(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微信团队,他们一行三人,带着一叠调查问卷和一盒精美的明信片在一个阳光洒满校园的午后乘公车出发了。简短的交谈后我了解到这是他们团队的第一次赴西安外国语老校区调研外国留学生,也是整个项目的开题之作。
行前
在车上我们留意到他们这次携带的礼物是颇具古风的铅绘明信片---城市映像。西安,并且每一张明信片后面都附着亲笔书写的诗句或者一段话。我随意翻开一张,看到背面写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于是便问这次的项目负责人胡娜:“为什么选这句诗?对于留学生来说会不会有些难于理解?”
她很真挚地回答我说:“有时想想,的确有些困难。但我们项目的宗旨就是:‘以古典为纲。’立志于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播一些不应该被遗忘的东西。哪怕只是一小步。” 同队的队员张月华告诉我一个故事,在她们中国文化要略的课上老师讲了他在日本的一次经历:一位日本老人曾和他交谈,这位老人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随口就说了一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可是老师竟愧于对不出下句,无奈之下只好用笔在纸上写了“李白”二字,也算没有太丢中国人的脸面。
同队的郭俊良告诉我说:“他们也许现在看不懂,但是他们会出于好奇而去查,去问别人,这也算是离我们的目标更近了一点吧。”
再看看明信片上这些整齐的字体,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与莫名的力量。
行中
到了西安外国语大学老校区之后,我们来到了汉学院的教学楼门口,是下午2点钟左右,正值留学生在上课。但是两排洋槐树栽种的道路上仍有一些留学生经过。他们三人提着一沓问卷,拿着早已备好的纸笔,以及心中早已准备好的问题,大家却都迟迟不敢主动上前采访。万事总要有一个开始的,在大家踌躇了半天之后,一个背着书包的胖胖的女留学生朝着教学楼这边走来,胡娜主动迈开脚步走向她,“同学,你好,我们在做一个调查关于…”于是话终于搭上了!尽管她最后并没有关于寻找语伴的联系方式这一栏。为了提高效率,他们把问卷分为三沓,每个人拿一沓分别去找留学生搭讪。
最后,夕阳照到了老校区静谧的家属楼上,道路上的行人也渐渐没有了。于是我访谈了这几位项目组的同学:“今天你们的收获怎么样,觉得后期要进一步开展的话,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思路?”
项目负责人胡娜说:“今天的收获总体还不错,印的问卷都填完了,明信片也发完了,好多留学生也都填了联系方式。这次活动也让我学到,无论做什么事,你都要先开始去做,再难也要开始去做,才会有收获。”
队员张月华说:“今天采访了一些外国人,发现无论中亚还是欧美国家,汉语水平普遍比较低。所以我们后期如果要想再把项目往深入的做,得多找一些汉语水平高的,最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留学生。”
胡娜补充道:“其实我们今天也遇到了个别汉语很棒的留学生,比如和一个罗马尼亚的女生交谈时,得知她已经读了汉语专业的硕士,也接触过诸如《红楼梦》之类的中国小说。”
同去的郭俊良也感慨地说:项目后期想要做得出彩的话,一方面要踏踏实实去做一些事,必要的话,像论文的撰写,纪录片,采访片的拍摄也都是要下功夫的。”
大学 - 应用文字数:1274 投稿日期:2017-1-25 11:16:00
推荐3星:[DANXUE]2017-1-25 18: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