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思考
粽子的思考
不知觉中,阳光已经炙热起来,轻笼湖畔的一片嫩绿云烟也已经凝结成了清晰厚重的黛色奇迹。这眼瞅着,端午就要来了。
从小我就特别喜欢端午节——过端午可以吃到我极其喜欢的粽子。碰巧,今年的端午又和我的阳历生日装了个正着,这也不正说明我和端午、和香粽有缘么!
每年离端午还差一大截儿的时候,走在街上就能闻到粽子香了。青翠欲滴的粽叶小心翼翼地裹着一团洁白如玉的糯米,那米团儿好似一个躺在襁褓里的白白胖胖的娃娃,招人喜爱。其实,清香四溢的粽叶所包裹的不仅仅是糯米红枣葡萄干儿,更引人注目的,是千百年前一段厚重而深刻的历史。
战国时期,楚国丹阳出了个大名鼎鼎的浪漫派爱国主义诗人名曰屈原。前278年,秦破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据说,屈原投江之时是五月初五,而其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年五月初五投五色丝粽于水中,以驱蛟龙。于是,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形成了,而吃粽子也成了一项保留节目。
其实,现在的端午和原本的端午相比已经有了天差地别。不能不说,如今的端午几乎已经沦为“粽子节”——包粽子、卖粽子、买粽子、吃粽子,似乎端午的意义就在于那一盆子香粽。也确实看见不少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大声呼吁“不要让端午节变成粽子节”,到头来却也都无济于事——那羞答答的呼声被卷进粽子的汹涌浪涛里,无一不是石沉大海了。从更加现实的意义上来讲,今天的端午很可能已经成功地变为了一个商业大舞台。每次路过超市,看到那巨大的广告牌上诱人的粽子,真是要“口水直流三千尺”;然而一旦买回来,不管是肉粽枣粽还是什么粽,嚼在嘴里,却似乎统统没了味儿。皱着眉头放下碗,准备来看点儿端午特别节目,谁知中间却穿插了总时间比节目时间还长的商业广告——内容无非是XX牌粽子多么香甜可口啦,多么美味诱人啦……凭心而论,我觉得广告上的粽子确实比一般粽子长得可爱。但是,低头瞅瞅碗里吃剩的一小团糯米,反正粽叶本应具有的清香我是一点儿也闻不到的。我想,这就是商业经济高度发达所带来的悲哀吧!
但是,实际上,我以为这种悲哀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韩国也有端午节,他们的节日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组成。但是,人家就没有把传统节日过成物质化的节日。不仅如此,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中韩国江陵还最终胜出。中国是个有着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难道申遗失败的原因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深厚么?不!不是!历史文化底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可是,且不说在这“底蕴”之上我们又创造了什么同样经典的东西,就说这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华儿女,我们继承好了么?弘扬光大了么?后人不继承不发扬,祖先留下再多再好的东西,又有什么用?除了这一个节日,还有多少传统文化精华,是我们这些后生们遗忘了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灵魂的根基,可是,今天的我们,却连自己的根都找不到了!有老话说得好:人不能忘本。现在,全球都掀起了中华国学热,这更充分地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和经典。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人文底蕴的伟大民族,我们的祖先所创造出的文明中,有许多经典的东西,隔了千重时空,放到现在这个时代,都还精准有用,不少外国人都在潜心钻研中国古代经典。那么,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是更应该重新去找回、认识、了解、继承、发扬好我们的“本”么?
——写到这里,猛一抬头,发现已经快十点了。奶奶亲手包的粽子刚刚煮好,粽叶天然的清香溢满一室。老人家颤颤巍巍端着一大锅子香粽走过来,一边给小辈们一人递上几个作夜宵,一边不由自主地说起了小时候过端午的故事。解开细绳,轻轻咬一口,粽子的香味便“咝咝”地溜进了心底。而心里化不开的,是粽子里面包裹的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份情结。
初中2年级 - 杂文字数:1501 投稿日期:2009-5-26 19:41:00
推荐3星:[CYW951127]2009-5-26 19: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