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2年级 - 记叙文 - 记人 阅读指导

搏击极限(上)(转载)

子卿子钦

专辑:山东平阴县第四中学《小荷文苑》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他那么清楚而有力地揭示出人性中强悍的一面,在我看来,在没有什么故事能比这样的故事更动人,在没有什么搏斗能比这样的搏斗更壮丽。
    桑地亚哥驾着船去出海,带回来的却是一个大的不可思议的鱼骨。
    只有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和纯洁到如同两地清水的人物。然而,他却那么清楚而有力地揭示出人性中强悍的一面,在我看来,在没有什么故事能比这样的故事更动人,在没有什么搏斗能比这样的搏斗更壮丽。
    我不相信人会有所谓“命运”,但是我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限度”总是存在的。再聪明再强悍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是有限度的。桑地亚哥,尽管他是最好的渔夫。也不能让些鱼来上他的钩。他遇到他的限度了,就像最好的农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猎手久久碰不到猎物一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限度,仿佛是命运在向你发出停止前进的命令
    可是桑地亚哥没有沮丧,没有倦怠,他继续出海,向限度挑战。他终于钓到了一条鱼、如同那老人是人中的英雄一样,这条鱼也是鱼中的英雄。鱼把他托到海上去,把他拖到远离陆地的地方,在海上与老人决战。在这场鱼与人的恶战中,鱼也有获胜的机会。鱼在水下坚持了几天几夜,使老人不能休息,穷于应付,它用苦刑来折磨他,把他弄得双手血肉模糊。这时,老人只要割断绳子。就能使自己摆脱困境,得到解放,但这就意味着宣告自己是失败者。老人没有做这样的选择,甚至没有产生过放弃战斗的念头。他把那大鱼当作一个可与之交战的敌手,一次又一次地作着限度之外地的战斗,他获胜了。
    桑地亚哥载着他的鱼回家去,鲨鱼在路上抢劫了他的猎物。他杀死了一头来袭的鲨鱼,但是折断了他的鱼叉。于是他用刀子绑在棍子上继续战斗,他遇到了他的极限。这时,他又进行了限度之外的战斗:当夜幕降临,更多鲨鱼包围了他的小船,他用木棍,用浆,甚至用舵和鲨鱼搏斗。只要他要保卫的东西失去了保卫的价值,只要这场搏斗变得毫无意义的时候他才住手。
    桑地亚哥回到岸边,只带回了一条白骨,只带回了破烂不堪的小船和耗尽了精力的躯体。人们怎样看待这场斗争呢?
    有人说,尽管他是条硬汉子,但还是失败了。
    但是,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天生的接近失败。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鱼来咬他的沟,于是他常常失败。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才总是“胜利”的,这种“胜利者”之所以长生不败,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战斗。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
    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未完待续)
  • 初中2年级 - 记叙文 - 记人
  • 字数:1362 投稿日期:2008-10-11 15:39:00
  • 推荐3星:[25135359]2008-10-11 15:42:06
    精品推荐人:25135359,紫衣仙女,水冰清---- By VAMPIRE13 2008-10-27 23:53:30


     删除原因:作者自己要求[冰雪水灵儿]2008-11-15 17:12:36 推荐3星:[VAMPIRE13]2008-11-15 19:25:13 推荐2星:[25135359]2008-12-21 10: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