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2年级 - 记叙文 - 写景 阅读指导

皖西大裂谷游记

光明中学八(1)班 张少禹

专辑:安徽霍邱县城关中心校光明文学社

我曾经爬过黄山的莲花峰,也登过张家界奇诡的天门洞。虽然这些名山大川的怪石峭壁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但家门边的皖西大裂谷也带给我非常愉快的回忆。
  我曾经爬过黄山的莲花峰,也登过张家界奇诡的天门洞。虽然这些名山大川的怪石峭壁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但家门边的皖西大裂谷也带给我非常愉快的回忆。
  我们是在一个下午一时兴起去爬大裂谷的。冬日的阳光温暖明亮,路边的搅拌站高高的烟囱懒洋洋的吐着巨大的烟圈,云朵在空中缓慢的张开翅膀。我们高高兴兴的一路飞驶,从繁华的城市驶入破旧的小村庄,那低矮的瓦房,水泥建造的灰色小楼,闲散的鸡群,都是那样熟悉,仿佛又回到奶奶家的小院。遥远的蓝色群山,带着清新冷洌的空气。向我们飞跑过来,终于,群山停下脚步,一座高大的徽派牌楼自山前崛起,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沿着幽密的竹林小道,旁边的山溪带着我们蜿蜒向上。转过一片树林,一片片巨石突兀林立,皖西大裂谷向我们坦露了它沉睡几万年的伤痕。是一把隐形的巨斧将这古老的山脉从中一劈两半,从而相望形成千岩万壑吧。假如李白来,他当拔剑四顾心茫然;而王勃看到这裂痕,落霞孤鹜便当与这深壑峭岩齐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永远都是未知的神秘和喜悦。
  在我们之前,是明末的起义首领张献忠,他曾在这天然的屏障里躲避追兵,那一大片紧密相连的纯天然石洞,他将其做为点将台、粮草仓。守着这绝壁美景却不能忘我欣赏,实在遗憾。在石洞的前面,是真正的峭壁,两边钉满踏足的铁条,左右都有一条粗重的铁链,一眼望去,气势逼人。
  我们一大串人,拖拖拉拉的进了谷,两脚用力,两手拽紧铁链,使劲的将自己悬在两谷之间,脚下是潺潺小溪,虽然溪水清浅,石块突兀,但要是一脚踩空摔下去,也会狼狈万分。我两手小心的拽紧铁链,循着嵌在山壁中的铁条,一步步谨慎的往上爬。手攥着铁链,掌心传来的是深沉的冰冷之气,真像是千年寒冰做的。我时而分踏左右,时而攀援一边,仿佛一时成为手脚敏捷的猿猴,一时成为负重前行的麋鹿。那伸出山体的铁条粗短,坚固,异常光滑。每一次踩上去,都很担心滑下去。虽然如此,我们仍然都心惊胆战却又兴高采烈的往上攀。耳边不时传来林间飞鸟清脆的叫声,抬头只见一条细细窄窄的天空。偶尔,会见到一两棵在峭壁间奋力生长的小树,虽然枝干纤细,却韧性十足,可着劲儿的往上长。
  爬到一大半,我们被一块横空出世的巨大石块拦住了,这块石头稳稳地卡在这深谷的中间,高直陡滑,简直无可攀登。好在石块下面有人坚了一架结实的木头梯子,可是这角度垂直向上,根本就不是让人爬的,把人吊上去还差不多。我的心里有些打鼓,就此返回吧,心有不甘。往上爬吧,又实在很愤怒这高耸的角度。四周一望,大家都微笑地看着我,目光里饱含有着鼓励。这倒让我有些惭愧,于是逼迫自己拿出一些勇气来,故作豪迈的登上梯子,果然好陡,一级一级的登上去,竟也轻松的到了顶。这时转而再想刚才的踟蹰,不由开心的笑了起来。
  余下的路便轻松许多,只是仍然需要拽着铁链,踩着铁条,一步步向前。和刚才的艰难相比,这简直就是坦途了。
  出了山谷,我意犹未尽。在竹林上方,一朵白云静静的收拢了翅膀。夕阳斜暮,那喷薄而出的不是余晖,而是这天然巨壑中浩荡的山野之气。
  • 初中2年级 - 记叙文 - 写景
  • 字数:1221 投稿日期:2017-2-23 22:42:00

  • 推荐3星:[ROOT]2017-2-24 8: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