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 散文 阅读指导

独处是一种能力

明媚如旧的光芒。 盛夏

脱变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但处理孤独的方法却不同,所以就有了‘因孤独而优秀的说法’。”出自于近代著名小说家王小波语录。
          
            你的独孤,我来承担
  “孤独”在人类的情感中究竟占据何种地位,能使之成为一门艺术的化身,有一个著名的品论家这样评价日本当代文学“日本的文学无不触及生、死、性和孤独。”但日本当代文学以“孤独”手法见长的莫过于多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村上春树了,他把独处的孤独感写到了极端,如《挪威的森林》中字里行间中都散发着孤独的寂寥感,古典音乐的渗入更是把孤独的脱变展现的淋漓尽致。
  我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似乎把寄托已久的孤独感升华为哲学层次的追求了“生并非死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于此。”主人公对于唯一挚友的离别并不感到孤独,而是在另一个精神层面的缅怀他,与他共同完成于此世界所瓜葛的时光生活。
  两个极度孤独的人是可以相互接受的,此书的女主人公直子的经历像极了男主人公渡边,一个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殉情;一个是挚友的不告而别的死亡。都是同一个人的离别,都是其生活的另一半。虽然他、她也历经了不解和困惑,久久走不出阴影。以至于一个人休学四处流浪,寻求答案,另一个人精神透支,住进疗养院。但终归有好的结果,他、她都把失去的孤独感化身与生活之中,脱变成一个遁世的高人或解脱自我寻找真理。
         
            孤独,是终不离身的病症。
  在17岁那年,我的求学之旅开始了,从湖北到乌鲁木齐,一趟火车便删减去了两个季节和故乡的怀抱。在异乡求学的人是没有资格说勤奋的,因为努力是你唯一能做的事情,也没资格谈及孤独,因为孤独感,你理或不理,它就在哪里,不增不减。
  “一个人在外面,要硬撑着,不能害怕,更不能哭泣,即便孤独,也要装出自己。”这是一个常年在外打拼不回家的北漂青年在我孤独一人的时候给我的话语。我依旧记得很清楚。在乌鲁木齐我时常想着一个问题,哪里的人们都在宣传“民族团结”,可我一个外来省份的汉族人,却时常独孤和恐惧、也时常安慰自己“不着急,慢慢熬下来,一切都会好的。”可我还是会寻找各种可以宣泄情绪的方法,因此,我借以孤独的名誉认识了各大名校的笔友,一边谈吐着人生,一边鄙夷着社会弊端,借以聊慰,却不知,我已经深陷其中,孤独我也不那么恐惧和不安了。
  那期间,我思考着自己,去用已知的“三观”来认识自己。所以,我时常一个人看书,一个人锻炼,一个人听古典音乐,一个人喝不同种类的酒。然而,并不孤独,只是多了一种惬意和安然,明悟了世界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就是“当你看清楚了自己,世界就是你的”。也有和古人有同样的见解和深度,如同那个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张若虚一样,他一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诗句就盖过了盛唐时期多如牦毛诗篇,鲁迅也说“一以孤篇盖全唐之势。”此诗开展了人类首个仰望星空,问鼎天地,把诗歌的哲学和询问人存在意义相融合,把天地沧桑唯我寂寥的孤独之感写的如此通透明了。但张若虚大诗人终究以孤篇成史,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孤独的脱变是成长
  从乌鲁木齐来到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三亚。从冬夏到夏的气候变幻,所有的季节都已成奢侈,好在一片海挽救了无可救药的“热”。今年20出头,未涉社会,刚进大学。正值青春,迷茫依旧。
  大一,匆匆入校;怀揣着自由学术、自由言论、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的理想,憧憬一切大学的点点滴滴,开始了《厚黑学》中官僚圆滑世故之招,衷于人际脉络,力求把“人”给做“好”,而不是做真实。12年的国学教育,儒家文化,始终胜过了空腹皮囊的空思想。于是乎,我知道了如何保持距离,与朋友的距离,与恋人的距离,与身边一切的距离。为的是给自己一份独处的空间,让自己做自己,让自己反思,让自己时时刻刻看清自己。
  如今,甚好的光阴。我在流连忘返于书香鸟语之中,看《瓦尔登湖》的宁静,赏《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轻与重、灵与肉的救赎,析《灿烂千阳》中的人性光辉。最后是把自己沉浸在用几代文人大师的结晶里,充实自己,成长向上。
  让孤独作为孤独人的标志,给自己一个成长的空间。在孤独期间就要“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也可“明日天涯,他乡黄花”。让自己脱变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 大学 - 散文
  • 字数:1673 投稿日期:2016-4-17 22:28:00

  • 推荐3星:[巫诗]2016-4-17 23: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