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年级 - 杂文 阅读指导

读历史,兴趣是关键

五班传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须有疑”
  读历史,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发掘历史教材中激趣、引趣的素材,运用新颖多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引趣来刺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通过我对教过我的历史老师的观察,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             活动激趣法。开展各种形式的历史课外活动,如各种类型的历史知识竞赛,参观历史遗址或革命纪念馆,搜集历史题材的邮票,观看历史电影、电视。这些都能让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促其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学习历史知识。
  二、             故事激趣法。中学历史教材在编写上具有文字生动、内容具体和故事性强的特点。在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历史人物的形象在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的“中日黄海大战”时,就可采用此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插入一些与内容有关的小故事,增强教材的趣味性,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             直观激趣法。在教学中,选择运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文中有许多历史地图、事件插图和人物插图。教师可以将其放大,制成教学挂图或黑板图,指导学生边看图边听讲。把历史事件图和历史人物图像绘制成幻灯片进行放映,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有些课文的教材中,教师还可以设计结构生动有趣的板书,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             设境激趣法。在教学中,教学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情绪高涨,兴趣倍增。如在讲“九.一八”事件时,可以让学生听《松花江上》歌曲;在讲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可以要求学生朗诵在小学学过的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等,这些手段的运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用直观性言语进行描绘,创设情境。
  五、             设疑引趣法。在教学中,古人云:“读书须有疑”。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疑难,使学生面临问题,产生求知欲,教师从中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设置疑难应注意问题的难度,要使学生感到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轻易解决问题,需进行积极努力的思考,“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并且经过努力,解决了疑难,感到所学的知识有用,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如在讲西安事变时向学生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还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中华民族当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只有和平解决内部问题,才有可能形成一致对外的局面。
  六、             探究激趣法。中学生好奇心强,对历史事件的结果,历史人物的命运很关心,有时甚至替古人担忧。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历史教学尤其是活动探究课中引导他们形成初步的研究历史问题,帮助他们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体验到创造性活动的乐趣。
  七、             评价激趣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正确的回答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成效,尝试获得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由此观之,兴趣的力量时多么强大啊! 一旦,我们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那就会有使不完的劲,你就会觉得这件事怎么这么有趣、简单呢。记住,兴趣是动力的源泉。
  • 高中1年级 - 杂文
  • 字数:1320 投稿日期:2008-9-28 13:19:00
  • 推荐3星:[只要LOVE]2008-9-28 13: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