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炊烟
从前的乡村,夏天的夜晚是不缺少炊烟的。
每当夕阳西下,暮色降临,我们伫立在故乡空旷的原野,有微微和煦的风袭来,把那家家产户屋顶上升起的炊烟铺得平平缓缓,慢慢飘荡在村野上空,像一张巨大的薄薄的轻纱,缓缓随微风舒展着。
然而,我们长久以来,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在钢筋混泥土的建筑群中,几乎忘记了炊烟的模样和味道。为了寻找那熟悉而又陌生的炊烟,在国庆期间,我打点心情,踏上了回乡之路。
于是,又见炊烟,在故乡老家的农村。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是啊,有烟火处有人烟,有人烟处有仁慈。难怪人们在迷路时总是朝有炊烟的地方去询问,因为那里有生命,有希望。透过那冉冉升起的屡屡炊烟,我找到了我在农村生活的童年时光,看到了母亲在灶前夹柴生火做饭的忙碌的身影,闻到了比海味山珍还要香甜的白米饭的香气。
看着那炊烟,我还看到母亲将桐子叶洗净,包着调好的麦粑放在灶里烧,熟了就剥开烧焦的叶子,将香喷喷的麦粑分给我们几姊妹吃的情景。如果不够吃,居然连焦糊的叶子也一并进了肚子,还有父亲偶尔在犁田时捉到一条鱼鳅黄鳝之类的美味,也用菜叶包着,放点盐,烧给我们吃,那味道简直不可比拟。虽然有许多柴灰包裹,但那时,我们绝对是吃得津津有味,连灰也一起吃掉,因为这灰是香的并且可吃的。不信你看,在我们老家农村,但凡有人感冒了,就有年长者指点迷津一用干陈艾叶(端午那天扯的最好)烧成灰,然后化在水里喝,很快就会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连我也吃过好几回,那味道除了涩还是涩,很难喝的,不过只要你一想到”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你就不会嫌弃它,而且稍不留神,你就会一饮而尽的。
有几回,母亲用菜叶包着茄子烧,然后将烧熟的茄子放到碗里,淋上事先调好的作料,看起来闻起来吃起来都与用水煮的茄子不可同日而语。那个香味,只有柴灰才能孕育的香味,那是烟火的味道,是人烟的味道,那是只有在故乡老家才有的特殊的味道。
那飘飘袅袅的炊烟,牵出了我对母亲,对故土的缕缕深情,也使 我抑郁的心灵无比熨贴。因为生活中总有些烦恼如影随形,我也是食人间烟火的,不能超然物外。幸好,笔墨和宣纸构筑起我的精神家园,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彻底的放松自己,找到自己的生存依据,暂时忘却俗世的烦恼和不堪。
又见炊烟,才发现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纷扰,心灵透彻而纯净。看那纵横交错的羊肠小道,有一种诗意的闲散。远望青山如黛,如一幅水墨山水画。眼前,袅袅炊烟飘飘荡荡,如一股乡思自心底升腾。那饱和了炊烟的相思啊,纵然我万水千山走遍,抬头望一眼月缺月圆,故乡,你仍是我心中唯一的牵念!”又见炊烟生起,暮色照大地,想问炊烟你要去那里?夕阳有深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美丽,我心中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