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与人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兰依仙女
专辑:浙江寒春作文吧
那怎么呢?容忍呗。就像胡适说的,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在我传统的以为中,我的字典里是没有“比”这个字的。从小到大,信奉与世无争,不与他人比,也不与自己比,但纵使是“一人一世界”的境界也难免会因为与以前的差异而形成一个自我的比较。当然,我所信奉的“与世无争”只是潜意识里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事实上,我还是在不停地与他人比较或被与他人比较。
例如,前两天做了个梦,梦见在外婆家写数学作业,读五年级的表妹就坐在我旁边,她闲暇时就过来看我的题目,然后自己拿出草稿纸演算,当我冥思苦想时她已轻松解出答案。后来,她作为小学生参加了高中的数学竞赛,拿了奖。梦之荒诞便在于与事实背离,现实中的表妹虽是优秀,却也还没有这份天赋,但我却梦见了,这说明我在拿自己与她比较,对这份比较充满着无形的压力。
这并不是我所期待的生活。但却是我面临着的生活。
在一位中文系老师的影响下,初中便开始接触大学汉语言文学的各种教材,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情有独钟。记得第一次接触比较文学是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国外留学的少年主修的就是比较文学,当时觉得这个名字非常的深奥。座谈会上,有专家对她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后来在她的博客中曾用比较文学的知识来反驳,是那样的精彩,那一刻我觉得比较文学真是一门好学科。后来在接触中,总以为自己懂了比较文学,便经常度其概念,在同学面前卖弄,直到后来,那位中文系的老师说,你错了。
提起“比较文学”并非想写一篇与文学概论有关的文章,只是因为有曾被我误用的“比较”二字。初中有段时间,挺愤青的,遇到有些不公的事总会写文章来反驳一下。初中语文老师教两个班,另一个班有位同学仅与我姓不同,因为都爱好文学的关系,所以经常被拿来比较。她的文字充满着青春的感觉,与我是截然不同的风格,深得老师喜爱,于是便有了那她的文章作正例,拿我的文章作反例,然后两篇文章互相比较,再比较到两位作者,最终得出一个我不敢苟同的答案。因为我的文章称不上文学,故在此我用“比较文章”来定义老师的行为。在我的观念里,能被称得上是文学的东西都是没有高低好坏的,我所定义的比较文学只是研究不同文学的产生、意识形态、语言的差异。在这个“比较文章”、“比较人”、“比较家世”横流的社会,我所信奉的“与世无争”早已变得无可奈何。
对不起,我再次愤青了,但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证明我总被无可奈何地比较着。
时至今日,不知是长大了还是不天真了,对生活中的比较已经“习以为常”,遇见不过笑笑,心中想想,再也不会充满激情地反抗。毕竟,于我这类人而言,“与世无争”只是一种乌托邦的境界。每天醒来,我将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比较,然后被归类。就像一句高考名言那样:“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我要生活,就得面临生活带给我的苦难,方能从苦难中品味出一点生活的情趣。
曾经学习比较文学,所以时常会看看类型习题。总是比较文学,总是比较文学中的人物,总是比较他们的生活。方才明了,能成为被后世记住、比较的人,倒也不错。只是在这之前,我需要在无数的比较中存活,摸索出自己的人生之道。
那怎么呢?容忍呗。
就像胡适说的,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高中1年级 - 散文字数:1249 投稿日期:2014-8-25 10:45:00
推荐3星:[欣月灰]2014-8-25 10: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