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3年级 - 读后感 阅读指导

读《三国演义》,论《杨修之死》

黎平二中学校2009届2班年级 铁血冥剑

杨修者,多才放旷为人所妒,终身死;而贾诩者,名闻天下却韬光隐晦,而得以寿终。夫才智露于外则危,今得杨修之事为鉴,诸君欲锋芒毕露当慎之又慎。
  读《三国演义》,论《杨修之死》
  今天说的故事不远,家里有老人的可以回去问问,大概一千八百多年以前的汉家天下啊,奸臣窃命,献帝蒙尘,时有董卓弄权,后司徒王允以“连环计”诛之,董卓余党听信军师贾诩所言,攻长安,败吕布,挟天子,令诸侯。
  贾诩者,少年即为人称可比张良、陈平的绝代谋臣,亦是后世所称“三国鬼谋”者。
  贾诩虽劝贼党攻陷长安,但不受贼党赐爵,暗中挑起贼党纷争,成功后与太尉杨彪趁乱共保献帝出逃,后谢绝献帝赐爵,飘然离去。
  杨彪者,家族时代皆出仕汉朝,官拜太尉,因政见与丞相曹操不和,操借故杀之。其子杨修者为行军主簿,其母乃“伪帝”袁术之女,故而操虽甚爱其才却一直没有重用。
  时光流逝,袁术、袁绍皆为操所灭,但是北征袁绍时,军师祭酒,郭嘉因病身亡。
  郭嘉者,曾仕袁绍,后弃官而走,并谓人曰:“绍为人嫉贤妒能,不可与谋也。”绍虽甚怒,却惧其才名,不敢杀之。
  后,小霸王孙策之名席卷神州之时,郭家谓人曰:“策者,虽有霸王之气,但是,恐怕难以延寿。”
  不期一年,策果卒。
  郭嘉虽素负才名,为操喜爱,但是其为人放荡,常出没莺歌燕舞之处,故北征冀州时因感染风寒而早卒,时年仅三十四岁。
  杨修善猜他人之心,亦享有盛名,故效仿郭嘉放荡,却不注意自己特殊的身份,渐渐为操所恶。
  建安十七年,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并将其置于案上。修入见,自取匙与众人分食。众皆问其故,修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众人大喜,一扫而净。适荀彧有疾迟至,见盒,疑而问修,“此何物?”修对曰:“丞相所馈也,卿可自取。”彧见之乃空器,遂饮药而卒,时年五十,谥曰敬候。
  荀彧者,与其侄荀攸均为天下名士,多次成功鼓励军队士气,曹操与袁绍对峙之时,便是其一直鼓励低落的曹军士气,使曹军反败为胜。其与郭嘉、贾诩、荀攸、程昱为后世称为“曹魏五大谋士”并为五大谋士之首,操甚爱其才。荀因修而卒,故又恶之,后战于汉中时,操假借鸡肋一事杀修。
  杨修可叹诶!身份特殊却学郭家行事放荡,恃才傲物,妄自尊大,锋芒毕露,实乃自寻死路。可叹杨修聪明一世却为身份所困,并为之身死。
  燕去燕来花叶落,又叹时光去一年。千年征战几时休?往事幻为梦中梦。
  修欲学狂士郭嘉却不得曹操喜爱,懂得内政行军之法却不知韬光隐晦之策,终含恨于黄泉。
  贾诩文和虽名闻天下却从未广交朋友,一律专心公文,终于能在刀光剑影的乱世中明哲保身,安度春秋七十余年,其女贾氏嫁入曹家,其子亦为曹魏大臣。
  时人论曰:“杨修者,多才放旷为人所妒,终身死;而贾诩者,名闻天下却韬光隐晦,而得以寿终。夫才智露于外则危,今得杨修之事为鉴,诸君欲锋芒毕露当慎之又慎。”
  • 初中3年级 - 读后感
  • 字数:1079 投稿日期:2008-12-14 12:38:00
  • 推荐3星:[吴镇滔]2008-12-14 13: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