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5年级 - 记叙文 - 叙事 阅读指导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十】帐篷做客

莲湖区西电实小五年级一班 翟嘉炜

专辑:浙江寒春作文吧

五世同堂,119岁的高寿,爷爷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
  
      有一次,爷爷和几个老战士出去执行任务。那天下午,闲得无聊,两个老战士对爷爷说:“走,咱到老藏那里玩一玩儿。”他说的“老藏”是指藏民。“好啊。”爷爷没进过藏民的帐篷,就满心欢喜地跟着他们去了。一个战友笑着对爷爷说:“到了帐篷,可不要放屁哦。他们发现了,会搬家的。”“哈哈哈……”爷爷知道藏民的这个习俗,点了点头。
      辽阔的草原上,布满着大片大片的绿草,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不禁使人心旷神怡。再往远处眺望,像白云的是羊群;灰灰的一片是牦牛;棕色的是马群,给草原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时而还能听到牧民高亢而悠扬的歌声,真是一个欢乐的、无忧无虑的大草原。大概走了半个小时,前方出现了一顶藏民的黑黑的帐篷,那是他们用牦牛毛搓成毛线,编织而成的。
  走到帐篷门前,一个老战士开口了:“哈喽!”(这是藏民打招呼的语言,读音和意思很像是英语里的hallo)。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老妇人,喜笑颜开地说:“金珠玛米来了,请进,请进!”进了帐篷,爷爷学着老战士的样子,盘腿围坐在小方桌旁边的地上。爷爷巡视了一下,里面很简单:一个炉子,一个用土砌成一尺高的围栏,里面装满了晒干的牛粪,一口小锅,几只碗,一张小方桌,这大概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吧。可能你要问,“你不说藏民有钱吗?为什么不买些家具呢?”是啊,他们是有钱,他们每年卖那么多的牛羊,但是花不出去啊。因为他们过的是游牧生活,过一段时间,这里的草被牛羊吃光了,他们就要搬家,另找一片水草丰盛的地方去安家。
  老人脸上黑黝黝的,这是高原风给藏民带来的特征。前额上布满了饱经沧桑的深深的皱纹;一双慈祥的眼睛炯炯有神,和蔼可亲;一头稀疏而蓬松的银发,穿着一件老羊皮大衣。她做好了酥油粘粑,又烧好了奶茶,抓了一把干牛粪擦了三个小碗,给他们倒上。爷爷的一位战友吃不惯酥油,悄悄地向身边的另一战友说:“给你吃吧,我吃不惯。”“没关系,吃不惯就放下,给孩子们吃,我们不讲究那些的。”老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她所说的不讲究那些,是指藏民的规矩:你不吃他们的东西,就等于看不起他们,他们会生气的。好佩服老人的耳朵,连低声的耳语她都能听得清。一个战友问她:“老人家多大岁数了?”“119岁。”天哪,这么大岁数。他们用惊奇的目光望着这位老寿星,身体那么硬朗,动作那么敏捷。爷爷的老战友说:“你这么大年纪,身体还那么好,有福气啊!”“是啊,我耳不聋,眼不花,牙也好。”说话间,从外面跑进来一个虎头虎脑4——5岁的小男孩,拿着一截羊腿放到炉子上烤,一双虎灵灵的大眼睛看着这几位“金珠玛米”,和他的老祖宗用藏语说了几句什么。老人介绍说:“这是我的重重孙子,就是孙子的孙子。”说着,便满怀热情地让大家吃喝。爷爷和他的战友把粘粑在手里揉搓成长条,一口一口地吃着,另一位不吃酥油的战友也端起奶茶,用指头拨去上面飘浮的牛粪渣,闭着气把它喝下去了。那个重重孙子从炉子上拿起羊腿就啃,嘴角上还流着羊血呢。
  呵呵,老人的高寿,也许就是他们习惯吃半生的牛羊肉营养价值高的缘故吧。五世同堂,119岁的高寿,爷爷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
  他们又拉了一会儿家常,拜别了老人,起身了,老人惋惜地把他们送到帐篷门口说:“有时间再来啊!”他们走很远了,老人还在那里摇着手。夕阳悬挂在西山上,依然是那么红,那么暖。把金色的光芒洒在大草原上。
  (未完待续)
  • 小学5年级 - 记叙文 - 叙事
  • 字数:1347 投稿日期:2008-4-12 17:55:00
  • 推荐3星:[蓝色追风鸟]2008-4-12 17:56:57
    精品推荐人:VAMPIRE13,NXWYR03,水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