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在郑州,郑州是我家。青青的绿草地是她的地毯,蔚蓝的天空是她的琉璃瓦,白云是刻在房梁上的花,博物馆、科技馆是她的书房,购书中心是她的书架,绿城广场、滨河公园是她的长沙发……
美丽的郑州每天都在变化,在郑州千变万化的事物中,十岁的我感到居民住房变化最大。就拿我家来说吧,我生下来的时候,住在破旧的一间半公房里,公用厨房和卫生间。屋子里终日不见阳光,即使在白天,家里也常常开着灯。夏天,屋子里非常潮湿,床板背面几乎能攥出水来。就这样的房子,当时还让我妈妈的姐妹羡慕。
六岁那年,我家喜迁新居,住进了崭新的两室两厅的单元楼,既宽敞又舒适。春天的早上,我家雪白的墙壁仿佛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红色,使人感到温馨而愉快。太阳越升越高,中午时分,金灿灿的阳光差不多能照进半间房子。夏天,再也不用为屋子返潮发愁了,即使是闷热的黄昏,只要把前后窗子打开,哇!穿堂风好凉快啊。一缕一缕的自然风把我们身上的热气带走,留给我们一身的爽清。秋天,我站在阳台上,看到金黄色的梧桐树的落叶撒满楼下新修的伏牛北路。夕阳西下,路灯亮起来的时候,我会依窗拉响我的小提琴。冬天,屋外寒风呼啸,屋内温暖如春。因为有了暖气,即使你带了一身雪花进门,也依然会感到春意盎然。
我家住房的变化只是郑州住房变化的一个缩影,从这个缩影中可以看到千千万万的居民住房的变化,也可以看到郑州我们这个大“家”的变化。
长大了,我要做个画家,描画出一幅郑州的美景;我要做个记者,把郑州的变化报告给大家;不,我还是做个建设郑州的工程师吧,我要把郑州———我的“家”建设得更繁荣、更雄伟、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