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年级 - 记叙文 - 抒情 阅读指导

端午情怀

五莲县实验小学 翩翩飞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
        端午情怀
      五莲县实验小学 六年级七班 吴云涛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
  屈原的家乡有这样一曲歌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
  但不管是哪种传说,都代表一种文化和文化的传承。以前每到端午节,奶奶给我讲述她小时候过端午的热闹和习俗,我便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
在端午里的诸多习俗中,我最喜欢的是包粽子。又是一年粽叶飘香时,便让奶奶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各种干果、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粽叶折起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捏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最难的一步就是盖粽叶了。奶奶娴熟地把粽叶折来折去,就像在变魔术一般,不一会儿一个标准的“三角体”呈现在我的眼前。这时,我好学的劲就涌了上来,一步一步折叠着,终于做成了一个又扁又难看的粽子。奶奶看着我做的粽子,发起笑来 “这是粽子吗?”我只好承认我被粽子打败了。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就可以了。锅里的粽子不时发出诱人的味道,我馋的直流口水。
  到吃饭的时候,我吃着自己做的粽子,心里比沾了蜜的粽子还甜。
  两千年的端午节,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是一座巨大的精神文化宝库。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从这座宝库中寻求力量,激发自己朝着理想不断求索与奋斗!
辅导教师:马瑞英
  • 小学6年级 - 记叙文 - 抒情
  • 字数:753 投稿日期:2013-6-21 8:21:00

  • 推荐3星:[关贝儿]2013-6-21 13: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