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老师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在第一个教师节,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国教师发出慰问信祝贺节日,首都召开万人庆祝大会,教师节期间20个省市共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
从那时算起,今天是我国第29个教师节。
这样的节日里,我不由得想起我和我的老师以及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往事和上学时的那些事情。
1962年,随着国家“六二圧”政策的推行,离开了我的出生地平遥县,回到了老家周村西门,借住在村里一户人家的一个小院子里。说是小院,也就是三间又矮又黑、又潮又旧的房子。本来土改时是给我爷爷和父亲他们分到了几间房子的,因为我爷爷在外地做给骡马钉掌的小生意,家里的二爷好吃懒做还赌博,硬是把除了自己住的三间房外的其他房子卖的卖了、年久失修的塌了,我们不借房子不行。父亲把我们安顿在老家之后,就返回他所在的单位上班了。
他走了以后,母亲把我送到了村里的学校上学。第一次踏入那个上下有几百间房子的高深大院,有点阴森森的感觉。特别是我们所在的那个教室,在下院东边一层,窗户那么小,大半天时间都是昏暗的。我就这样在那个房子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没有多少玩得来的同学,又不爱多说话的我,除了上课学习,就是独自呆着。好在我的第一任老师是个女老师,叫文粉鱼,她看我成绩不错、性格沉稳,就时常表扬和鼓励我,考试的时候,只要他看到我们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做完题,总会站到旁边默默地看一遍,如果有不对的她会暗示你再检查检查,如果没错的她就会说做好了的同学可以提前交卷了,我们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这样每次考试总能取得好成绩。在她的关怀下,我慢慢地变得活泼起来,能和大家一起该学学该玩玩。那个时候,让我记忆最深的有两件事。一件是每天早上,我都会掂着小煤油灯穿过小巷去上学,只要起得迟点就会沿路哭着走。另一件是当时除了课本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课外读物,课后的作业也不多,每天上学都很轻松,不像现在的小学生有那么多的负担。
上四年级,我们换了教室,来到了中间院,就是原来教室的顶上,相应的也换了老师,由孙志明老师给我们当班主任。他和文老师有许多不一样的做法,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教化作用。一是他上进心强,做什么总好争第一,大家都说他是锦标主义,我们班在他的教导下成为全市闻名“红领巾班”;二是教育方法比较新颍,能用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什么的增强学生的记忆。比如给我们讲“一个豆瓣的旅行”一课,他找了一张人体图,用小手电泡当“豆瓣”,用电池作电源,让“豆瓣”从口腔进入,慢慢演绎咀嚼、吞咽、下滑、进入胃肠消化吸收、最后排出体外的过程,把一堂课讲得让人终生不忘;三是会用一些小的手段,考验学生的思想道德,比如把几毛钱故意放到他办公室的角落,让某个同学去给他打扫卫生,如果你捡起来后交给他,他就会表扬你;如果你默不作声,他就会单独叫你婉转地指出来,用这样的办法,及时帮助学生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是这些,还有其他方面的帮助。那时我们一家人七八口人,就靠父亲每月的三十来块钱工资维持生活,困难状况可想而知,每个学期并不多的两三块钱学费都交不起。每逢交学费我母亲总是东挪西借,他总是先把钱借给我母亲,然后我和弟妹们再拿上交了学费。有其他不方便的时候,也找他帮忙。每每想起这些,我都会非常感激。后来,他还给我大妹妹当了几年班主任。他调到城里工作以后,我们就没有见过面。转眼之间,几十年多岁月闪过。今年听说他几年前去世了,顿感悲伤。随草:
谁知方寸要真功?竟把终生付此中。
举目相思人不见,流年往事灌心胸。
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王祥仁老师成了我们高三的班主任。他虽不像孙志明老师那般处处想争第一,但做事认真、严谨、负责、持之以恒的个性,在课堂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两年间,我们在他的引领下,每个人的潜质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和锻炼。我虽然没有担任班里的什么职务,但他让我负责学生园地黑板报的组稿和更换,我在课余时间慢慢养成了写写画画的个人爱好。他及时发现我固执的性格缺陷,并施以循循善诱,使我的这个缺陷在学校期间得以慢慢的矫正。他在我们毕业之后,还不断地给予关心和帮助。正是他的帮助,使我在镇里修建圪套水库时,能在工地上编办宣传栏,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为以后西庄煤矿选用我奠定了基础。其他的同学也都受益匪浅。当我们同学聚会时,说起他许多人都热泪盈眶。聚会之后我先后写下了三篇诗歌。
悼恩师(藏头诗):
悼声说迟真是迟,念想多年地有知。王者自古秉性直,祥慈解惑严律己。
仁义教学显诚挚,老未到时身先逝。师生情义谁能比,恩重如山堪称奇。
世纪之约
廿一世纪元年,中秋国庆喜连。改革盛况空前,结构调整告捷。
富景饭店试业,欲开泽州新天。恰值良辰此间,高三同学相约。
大家畅所欲言,乐得喜地欢天。如今不惑之人,又似回到当年。
同窗虽只两年,情谊永在心间。离别二十八年,无时不在挂念。
时常梦中相见,其实总难如愿。万事皆有因缘,机会总会出现。
张弟有事太原,赵兄提议相约。互通电话叙说,群起应约来见。
二十八位学友,相聚四星酒店。叙说当年往事,更忆别后留恋。
共话恩师教诲,也谈挚友缠绵。如今世事变迁,学童已成壮年。
虽然从业有别,友谊亘古难变。留住美好今天,众人合影留念。
范弟存有旧照,献出大家共睹。运用现代手段,两照同时相嵌。
既牵昨天的手,又续今日之缘。杯盏频频满斟,皆是欢歌盛情。
相见时光好短,转眼就是一天。相约他年再见,携手奋战明天。
如愿
离校三十年,犹如转眼间。当年同窗苦,梦里常思念。
涉世各东西,忙乱总难见。中秋团圆节,我等就相约。
征求诸君意,国庆再会面。临近聚会日,遣人又周旋。
难料事有变,新店要开业。不管怎么样,照样忙在前。
怎奈天作对,秋雨好缠绵。同村学友间,顾虑总难免。
诸多因和由,难拒同窗缘。虽然十多人,相聚更悠闲。
把酒问青天,举杯话当年。恩师难相见,遗恨在九泉。
从教数十年,桃李满人间。刚强雄心志,好梦总难圆。
积劳成疾患,诊治为时晚。病因未查明,人命已归天。
想必在西天,英才更少见。邀了良师去,重任已担肩。
忆起当年事,师恩重比天。正直兼严谨,授业耕心田。
深夜接黎明,教材批注全。诚信又谦逊,爱岗更敬业。
教书又育人,发展重全面。各生啥性情,了然于心间。
课堂循善诱,课后再指点。传道动心肝,解惑不畏难。
短短若两年,情深八百天。遇事不求人,凄苦当蜜甜。
从严教子女,立德又立言。美名身去后,功德在世间。
洒泪忆当年,细雨漫席间。同窗轶闻多,诸事涌眼前。
你后我坐前,课间共钻研。他言你糗事,我论他闲言。
候公无书读,通卷抄一遍。李君才情高,过目记得全。
离校这些年,择业各由便。从政有高官,执教也乐天。
即便在乡间,丰收笑开颜。岁已知天命,往事如云烟。
话说到当今,相互共励勉。遇事多沟通,求友胜求官。
时至日当空,举杯共饮干。卅年情几多,尽在此中间。
我虽已戒酒,哪能不下咽。午后又联欢,高歌乐翻天。
握手话告别,时已在晚间。相约五年后,把酒再聊天。
留下三五友,欢愉情相连。酒醉润心田,看若少十年。
心想十年后,我们还相见。鬓发霜染遍,子女家应安。
心间无烦忧,一切顺其然。夸口当年事,悠然凯歌还。
除了三个班主任以外,毋通德老师、李通海老师等,他们也都以自己的才华和心血汗水,精心地浇灌了当年我们这些小草小花。毋老师的政治课,以他渊博的学识,使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政治的严谨和文学的美妙,即便在毕业以后的几十年岁月里,他对我的教诲和帮助依然伴随着我;李老师虽没有给我带过课,但他以扎实的书法功底为我们印制的那些红仿,引导着我们对书法兴趣的深入,给我留下了深深地感悟。在近些年的交往中,他更是有求必应,让我很是感动。
教师节,油然而生的情怀,勾起了对往年的回想,勾起了对老师的敬重,随心所欲地写下了这些零乱的文字,权作纪念
大学 - 记叙文 字数:3143 投稿日期:2013-10-24 22:59:00
推荐3星:[勤奋小学生]2013-10-25 11: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