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3年级 - 读后感 阅读指导

灾难与利益共存

广宁县其鉴中学 竹乡风云

专辑:广东广宁南街镇中心小童音文学社

我们时刻都要在利益的同时多一点想一想灾难!
           灾难与利益共存
              ——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有感
           广宁县其鉴纪念中学九(2)班 陈维刚
  今天,我再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基因工程和转基因安全研究的专家,吴刚博士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罗布泊的消逝而感到叹息,为人类的自私自利而感到悲哀。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讲的是在20世纪初,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中有一个绿洲,名为罗布泊。那里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后来,因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发现,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自然规律,4个盲目,最终导致一个绿洲变为荒漠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心里不禁感慨万千。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生物链中的一环,与自然是一个共同利益的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自然没了人类的制约,会生态失衡;人若抛弃自然,盲目发展,将会承受灭顶之灾。所以我们要爱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在不影响自然的情况下力求发展,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深知:利益与灾难共存。
  可惜,现实生活并非想象中那么完美。
  吴刚博士在文章的“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多么凄婉,多么现实,多么的刻不容缓啊:
  大文学家余秋雨在《沙原隐泉》中这样写道:“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远远看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余秋雨也在悲叹“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他在亲历月牙泉时看到了月牙泉的现实,对明天的月牙泉命运如何?他不知道!
  人类的悲哀。我们时刻都要在利益的同时多一点想一想灾难!
  青海湖,这个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一个有着金色花海,景色怡人,湟鱼资源丰富著称的地方,是一个人人向往,被号称人间仙境的地方,但她却也面临着日渐干涸的严重威胁。
  而自80年代开始,人类的大量捕捞湟鱼资源,大量农业耕作灌溉,过度的草场放牧,导致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湟鱼锐减,许多以鱼类为食的鸟类迁徙,草场绿色退化。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将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又一个人间仙湖的地方的消逝。
  人常说,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可在背后却说一套做一套。殊不知,人与自然是一个有着血肉相连的整体。所以,我们要爱护自然,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去守护:我们的家园;不要一味索取,否则,当灾难来临时,再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 初中3年级 - 读后感
  • 字数:1014 投稿日期:2014-3-17 19:12:00

  • 推荐3星:[蜜兰]2014-3-17 19: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