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 应用文 阅读指导

《读书或经典阅读的时间及其认识调查》

光年之后 负重的生命

专辑:浙江寒春作文吧

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读书或经典阅读的时间及其认识调查》
  《读书或经典阅读的时间及其认识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或背景)
  读书或经典阅读的意义,这本来并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但是当下市场经济横行,对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偏执追求,不断收窄人们的精神空间,再加上各类咨询的泛滥和互联网空间的挤占,人们对读书或阅读经典的认识逐渐淡薄。近年来的多种调查显示,人们的阅读率持续走低。从成人到孩子,许多人一年五本书都读不到,更奢谈经典阅读了。
  而在另一方面,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将阅读看做是一种“准生产力”,在全社会掀起了阅读指导运动。美国许多著名的高等学府都开设阅读课,并有一批专家、教授从事阅读理论研究。在基础教育阶段,美国教育部颁布的美国中学生21部必读书目,都是涉及政治、民主和文学等多领域的世界经典名著,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开拓了视野。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都有很多细致的措施来指导国民阅读。
  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千古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最高的智慧,是先辈对子孙后代凝聚的谆谆教诲,所传诵的是圣贤伟人的思想光辉。拜读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理应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有鉴于此,今天重谈读书或经典阅读的话题就尤为重要。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1、调查内容:
  此次调研的研究内容是《读书或经典阅读的时间及其认识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包括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上班族),问卷设计附后。
  2、调查方法:
  (1)资料搜集方法(查阅文献、网络资源搜集)、典型调查法 (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
  (2)具体调查方法:网上调查法(通过向被调查个人发出调查提纲、表格及问卷,被调查者将在他们方便时通过QQ、Email等现代信息网络渠道向调查者发送信息,调查者可以及时回收问卷)、实地调查、面对面访谈。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调查组进行了缜密的组织计划。具体如下:a、设计调查问卷。b、通过QQ、Email等网络渠道发放调查问卷c、回收问卷,数据汇总录入整理d、分析、交流调查情况的同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初步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建议e、结合调研材料撰写调查报告
  最终得到了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的结果:本次调查的受访人群中84%为大中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受访人群表示一般在一周内读完一本书,喜欢现代小说的居多。绝大多数受访者对阅读经典持积极态度。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时下社会越来越浮躁,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巨大。缺乏信仰,缺乏对知识的单纯热爱,过度强调社会实践与实用性知识,忽视对自身思想精神的提高,阅读之风日减,对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还远远不够,尤其是长篇巨著。就经典作品而言,对原著的阅读仍然是汲取作品精髓的最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高强度的工作以及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严重摧残人们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生活的境界逐渐低化为生存的境界。
  不过,人们对于阅读以及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仍然有足够清醒的认识。84%的受访者回复“阅读必不可少,再忙碌也会抽空读书”,认为阅读“有很大价值”和有“一定价值”的受访者所占比例接近98%。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迎合大众口味的流行文学找到了有力的发展平台,忽略经典著作,追求流行文学似乎成为趋势。快捷焦躁的生活方式,芜杂繁多的时代信息,很少有人静下心来进行深阅读,浅阅读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看看周遭,已有人不再思考问题,只想着去哪里找现成的答案,甚至哪里有上网点,全不知批判式思维的形成,更依赖人的“原始硬盘”——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
  如果问人为什么不读书,回答常常是没时间、没精力。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类图书之外,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以图代书,做在线阅读,甚或以上脸书、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也不在少数。雅斯贝尔斯曾感叹人们草草阅读,只知追求简短的、能快速获知又迅速遗忘的讯息,而不是能引起反思的东西,今天的情形就是如此。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
  由文字构成的书籍,因符号抽象,常呈现为一开放的结构,在引发人书对话过程中,能唤起人往复思考,是最锻炼人脑的活动。其中经典阅读,尤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而音画构成的具象,多刺激感官,不触及心灵。耽溺日久,很容易使人产生惰性,形成按给定预设被动接受的知觉依赖,进而造成迟钝自闭,沟通不良。严重的,连生存都会发生问题。
  至于网络,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在使读网带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同时,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对此,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有很详尽的讨论。它指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并将爱读经典视为前人少环境刺激、无处可去养成的老嗜好,而将其毫无顾惜地抛弃。可事实是,尽管现实世界无限广阔,虚拟空间更丰富多彩,但如果人们对它的贪恋是以牺牲自身与客体世界的区别为代价,就太不值了。因为众所周知,人与包括机器在内的客体世界的分离能力与分离程度,恰恰是人所具有的本质力量的表征。它不但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定义,也是一切经典创造的终极要旨。有鉴于此,我们实在不能相信,一味的读图和读网有补人的精神,相反,它在提供便捷的同时容忍偷惰,因此毋宁说是弱智的,甚至有害的。
  看看周遭,已有人不再思考问题,只想着去哪里找现成的答案,甚至哪里有上网点,全不知批判式思维的形成,更依赖人的“原始硬盘”——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至于因分析能力与实际享有信息数量不对称,造成的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倾圮,就更触目惊心。这让人不禁想起两个世纪前托克维尔著名的发问:为什么当文明扩展时,杰出的个体反而减少了;为什么当知识变得每个人都能获得时,天才反而再难见到;为什么当不存在较低等级时,较高等级也不复存在了。原因固然与物质、技术有关,但更在人避却思考、耽溺安乐的自甘平庸与自我放失,在不能善自利用物质技术造成的心智的慵懒与偷惰。在这种慵懒偷惰中,那种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索,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渐渐消退和淡忘,甚至被嘲笑和放逐。而这些,恰恰经典里最多,甚至就是经典最显著的徽标。
  2、建议:
  a.国家尽快出台相应的行政法规加强对国民阅读的监督和指导。
  b.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风尚。
  c.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素质教育和大中小学生阅读问题的重视程度。
  d.青少年应当更加注重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提高个人修养。
  
    
附录一
 
社会实践基本情况记载
调查时间:2014.7.20-2014.8.20  调查地点、单位:全国
调查对象: 学生以及上班族 
社会实践日志
1、2014年7月20日
  选定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主体,并制定调查计划以及时间安排。
2、2014年7月21日-7月22日
  通过网络以及图书馆文献查阅,储备与本次调查主题相关的知识和材料,并制作调查问卷,以网络调查和实地分发相结合的方式,将调查问卷发给全国各地的学生、上班族。
3、2014年7月22日-8月15日
调查进行中。一边等待调查结果,一边先期将调查报告的前两部分——调查目的(背景)、调查内容与方法,这两个部分拟写完成。
4、2014年8月15日-8月18日
  问卷收回,整理收集到的数据,运用Excel等计算机软件,制作结果分析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5、2014年8月19日
  将所有数据及信息归纳整理,汇总成调查报告正文。
6、2014年8月20日
  调查结束。


附录二

读书或经典阅读的时间及其认识调查
欢迎参加本次答题

1、您的职业身份背景? (单选题 *必答)
○ 有固定工作时间的上班族
○ 工作时间视情况而定的自由职业者
○ 暂未从事任何工作(如学生)

2、您的受教育程度情况? (单选题 *必答)
○ 小学文化及以下
○ 初中文化
○ 高中文化
○ 大专
○ 本科
○ 研究生

3、您平时大概多长时间读完一本书? (单选题 *必答)
○ 三天以内
○ 一周以内
○ 两周以内
○ 一个月以内
○ 一个月以上

4、您平时喜欢阅读何种书籍?(按照喜欢的程度排序) (多项填空题 *必答)
选项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项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举出您最喜欢的两本书或者您最近正在读的两本书? (多项填空题 *必答)
选项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项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下两类书籍您更喜欢哪一种? (单选题 *必答)
○ 经典名著
○ 现代小说

7、您在以下两类书籍的阅读时间上是否有很大不同?a.经典名著;b.现代小说 (单选题 *必答)
○ 是
○ 不是
○ 不知道

8、生活中您每天投入在网络文学(非纸质刊物出版)的时间平均有多长? (单选题 *必答)
○ 3小时以内
○ 3-6小时
○ 多于6小时

9、在繁忙的学习或者工作之余,您还会每天或每几天就抽空阅读吗? (单选题 *必答)
○ 会
○ 不会
○ 不一定

10、您是否更热衷去看成功学或者励志类书籍? (单选题 *必答)
○ 是
○ 不是
○ 无所谓

11、您认为阅读经典对于我们而言是否还具有一定的意义? (单选题 *必答)
○ 有很大价值
○ 有一定价值
○ 没什么意义

12、您对阅读抱有怎样的看法呢? (单选题 *必答)
○ 阅读必不可少,再忙碌也会抽空读书
○ 阅读可有可无,工作太累就不再读书
○ 阅读浪费时间,不如去跳舞唱歌享受生活



感谢荷友帮忙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报告因为文章字数限制,不能放入本文,本想发到百科论坛,但是word中的图片无法正常显示,对于报告的数据分析不是很有利,因此调查报告的附录三部分,即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不做呈现。
  • 大学 - 应用文
  • 字数:4065 投稿日期:2014-9-16 9:48:00

  • 推荐3星:[茅屋三椽]2014-9-16 13: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