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记叙文 阅读指导

遗憾

黄埔学校六年级 冰梦儿

专辑:广东深圳黄埔学校黄埔文学社

这讲述的是一个16岁的中国少女,远渡重洋独闯英伦,在异国他乡体味不一样的人生。青春是残酷的也好,美好的也好,她就是这样度过她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她享受爱情、友谊和英国式老欧洲的独特韵味。作为一个 16岁的中国少女,这些在自己的国度,在同龄人中似乎是一个梦…
            遗憾
     深圳市黄埔学校六年级3班   廖芸芸
  这讲述的是一个16岁的中国少女,远渡重洋独闯英伦,在异国他乡体味不一样的人生。青春是残酷的也好,美好的也好,她就是这样度过她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她享受爱情、友谊和英国式老欧洲的独特韵味。作为一个 16 岁的中国少女,这些在自己的国度,在同龄人中似乎是一个梦…
  初到英伦的妞妞除了面对陌生的环境,还有语言上的歧视,但“新生代”的妞妞没有自卑,而是愈挫愈勇,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同伴们的友谊。有一个镜头颇有意味:莎士比亚戏剧课上妞妞因口音不准遭到嘲笑,妞妞索性撇下英文,用汉语朗诵起莎翁的名句,结果反而博得全班的掌声。这传达出一种“新生代”人特有的自信,支持这种自信的,是坚硬的经济实力,和年轻人勇于进取的心。
  本片以截然不同的风格发表了真实的青春宣言:他们需要教育的改革,他们需要人性化的学校和老师,他们需要自尊、友情和美丽的初恋,他们也需要坦率、公开的性教育。
  在人们鲜见的这种风格中,影片显得清纯亮丽、细腻也不乏少年人的血气。每一段故事几乎都有某种经典的味道,尤其是妞妞被罚抄书一段,所有中国留学生都纷纷施以援手,反复写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节,令人在颇感意外之余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而妞妞用中文朗诵出《哈姆雷特》一段著名章节时,代表们更为妞妞的勇敢和精神而叫好。
  DJ这个角色要求演员必须要有国外生活经历,会讲英语、广东话、普通话,还要有表演经历,能演出十七八岁年轻人的感觉。陈冠希在加拿大生活多年,会说流利的英语,而且外形阳光、帅气,唯一欠缺一点的就是普通话讲得不太好。但正是他蹩脚的普通话显得非常真实,非常生活化,特别是用蹩脚的普通话给女主角Jean讲笑话,给观众带来了许多笑料。在这部戏中,他扮演的男主角是个非常阳光又备受学校女生追宠的帅哥,他热情、善良、可爱,帮助Jean解决学校里的各种麻烦,在新年到来的时候给同学做中国菜……让所有看过影片的人都会被他所感动。
  电影正如青春本身,简单、热诚,滔滔不竭的幽默感,轻松写意的夸张,连轻愁都只是淡淡一抹。导演阿甘这次没有故弄玄虚,这样的题材与剧本决定了电影必须以纯真与自然取胜。选择陈冠希做男主角,无疑是很英明的举措,除去他的明星效应不说,因为有与“903DJ”相似的背景与经历,陈冠希甚至只需要演回他自己就可以。妞妞做为电影新人,表现有些许僵硬,但她的认真与努力是显而易见的,好在是本色表演,应该不算太大的缺憾。看着妞妞在银幕上的形象,我不免想到,如果有机会让你出演你自己,重温过去的经历,意味着甜密的幸福多一次,难堪的痛苦也多一次,你会怎么选择?妞妞是极为幸运的,因为《时差七小时》的故事,对于她一生来说,无疑都是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来再现二年留学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大量情节的舍弃是必须的,即便保留下来的也要经过提炼与改编;进行更戏剧化、商业化的处理,使之更象一部电影。
  组建橄榄球队与球赛的几场戏是最搞笑与最多噱头的段落,观众大多受到了感染,频频爆发出笑声;新年夜空下妞妞与“903DJ”楼台上的独处,是最浪漫温馨的部分,陈冠希用蹩脚的普通话与妞妞互讲笑话,两个人默契十足,气氛非常融冶;偏偏被头顶上方的汤姆都看到眼里,独自一人默默地吃醋。接下来的是最具戏剧性的戏剧课一场戏,汤姆和“903DJ”分饰矛盾激化的敌对双方,借着台词的朗诵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最后来了一场意念中的决斗。在镜头的想像中,两个人穿着中世纪的服装,各持利剑,像骑士般击刺跳跃、闪避腾挪,十分的痛快淋漓。镜头再次切换,老师却宣布两个人都表现的十分投入,到此为止可以下课了。
  电影的结尾是唯一略带伤感的部分——欲言又止的分离。,“903DJ”到最后也没有向妞妞挑明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感,两个人最后还因为某个原因失去了联络。回忆的欢声笑语中便有一丝淡淡的惆怅,但人生毕竟拥有过最美好的东西,已经足够幸运了。
  一切正如苏东坡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记东西?”
  但我认为这留下来的是遗憾……


  • 其他 - 记叙文
  • 字数:1649 投稿日期:2004-11-13 13: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