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2年级 - 记叙文 - 写景 阅读指导

重温丝路

八年级 GOODHHY

沉沙落日,风尘已随时光耐炼的坚韧而执著。
             
  
           八(5)班  申燕玲
  
  
  胡雁逡巡,在狼烟不再的烽火台,寻觅,号叫。空旷深邃的西域晴空,千年闲云依旧未眠,静诉着古丝绸之路未老的容光。
  情归丝路,愿伴着悠远的音符翻开一幅寻觅千年的画卷。
  
  胡杨故道,大漠云烟,骏马踏破西域封尘的张骞还未卸去疲惫,立志从戎以建功立业的班超的身影却早已踏平干戈。从此,函谷关到玉门关穿梭的是过往驼铃一路的回声。就连无畏寂寞的昭君也禁不住好奇,一路大漠。真的后悔吗?只知悔恨了君王好久好久。
  挡不住酒旗飘香,驿站奔忙,劳顿的商队还在不断云集。大汉与西域不再陌生。欧洲与中国不再隔绝。长安与罗马哪个更宏大?
  啊!阳关城楼已不够威严,玉门关的守卒也可以放心地静默杨柳一回,遥望秦时明月,思恋故土亲人。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个清晨,诗人王维的朋友离开了长安,细雨不止更添忧伤却也掩盖了送别的泪。那是丝路画卷浓墨重彩的音符。挡不住的西去的路。
  一只琵琶沉醉于葡萄美酒的诱惑和夜光杯的晶莹。叛逆的弱水西去无顾,千年不醒。汇入敦煌,调和成飞天的绚丽。
  丝绸缠绕唐彩一路漂泊西去。音舞夹杂天文历法尽梦东方。
  
  沉沙落日,风尘已随时光耐炼的坚韧而执著。不知承载了多少,只见一个清晰的唐帝国空前屹立,四方来贺。凭借的是它的丝绸。
  蹄声、铃声、吆喝声,搅和的铁戟百年隐迹。
  脚印与蹄印开凿的路,走进中国历史繁荣辉煌的一页。
  
  远离的故乡最近的思念,怀揣的使命胜过玄奘西天取经。马可·波罗从意大利羡慕地冲动而来。用十三年期盼成为那一路之中的商行者,人类文明火种的传递者。不过时机已经错过,在他离开的前后,接替这千年足迹的脚步早已换做了郑和船队的船桨。那里没有黄沙,无须躬身健步,瓷器和茶叶早已成为宠儿。
  因此之后就再也寻觅不到清晰的蹄印,也不再听到悠远的铃声。再之后连海平面也归于寂静,只有海鸟与游鱼穿梭巡回。
  为何文明的风烟不敌历史的烽烟,或许是承载的太多太久的缘故吧!只知历史终究没有让它复活。拂去尘烟,只剩那一路的空旷与宁静。绝情。
  
  暮色来临,窗外一串朦胧的灯光闪烁幻灭的村落,那里可曾是驼队经过的地方,他们可曾重温古丝路的繁华市井?戈壁苍凉,鸣沙是否在耳边响起?
  没有散去的尘烟,指缝的半截烟灰。
  一列特快疾速西去,宛如奔跑的火把。一路西去。响亮的汽笛声不禁让人萦回故里,可曾是追梦?
  木塔风铃晃摇回响,久久。
  • 初中2年级 - 记叙文 - 写景
  • 字数:964 投稿日期:2014-6-17 19:43:00

  • 推荐3星:[冰婷碧玉]2014-6-17 19: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