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 小说 阅读指导

生者深渊

今夕何兮

《初赛文》《小奔推》与野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也变成野兽,当你望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会回望着阁下。恭喜你,终于落进深渊,堕入地狱。
  R警官
  我默默地打量着这个戴着手铐坐在我对面的男人,消瘦,虚弱,憔悴,刚刚在作案现场还反常的从容不迫的他,现在终于一脸土灰,抖若筛糠地靠在椅子上了。这样一个人,真的能完成这几起凶残的杀人案吗?我暗自思忖着。但是深更半夜出现在躺着尸体的偏僻小路,若说他是模仿博尔赫斯去望着孤月,寻找自己的悲哀的,我断然不信。
  良久,对面的人迟迟未有动作,我只好率先出战,掀开这场厮杀博弈。
  D先生,您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在案发现场吗?我敲敲桌面,问了第一个问题。本以为会有辩解,没想到耐心等了一会儿,他却哆哆嗦嗦,连说他不知道,身体也抖得更厉害了。
  我调整了一下本欲发作的情绪,又问了他第二个问题。好吧,换个问题。D先生,这个月本市一共发生了五起杀人事件,当然,算上今晚这是第六起。被害人都无一例外的是在十二点到两点这段时间被人用铁锤击打头部致死。请问这个月的五号、十号、十四号、十八号、二十一号,这五天晚上十二点到两点这期间您在哪?
  想不起来了?听到这个回答我极力忍住拍桌子的冲动,声音越发严厉,D先生,您要是这么不配合,那我们就……只是话还未说完,就看到对面的人已经吓得满脸冷汗、泪水泗流了。
  我只得缓下来语气。算了,就先这样吧。小Z,你出去拿些面巾纸给D先生。我看着D,无奈地叹了口气,D先生,麻烦您好好想想刚才的问题,这对您真的非常重要。转身要走的我,却在看到D接纸的时候顿了一下。
  -
  在案发现场时,D神色自若,稳如泰山,而到了警局如坐针毡,全身发抖;坐车回警局时,他下意识用右手开了车门,而接面巾纸时却是用左手接过来的。
  根据我们目前对这个案子掌握的线索来看,凶手是个非常理智、冷静、大胆的人:手法干净利落,杀人一锤致命;现场处理得很干净;在大力巡逻和排查时还敢密集作案。现场的D像,警局的D不像。
  从被害人的伤口看,凶手的优势手应该是右手,现场的D是,警局的D不是。
  难道……?我的心头隐隐涌现出一丝猜测,却又觉得这种想法有些太离奇。我正想着,一不小心撞到了人,抬头一看,是我派出去调查D的情况的小X。
  我问他情况调查的怎么样了,他回答说D是从孤儿院里长大的,没有什么亲人。平时是挺懦弱胆小的一个人,有一些朋友但也不怎么联系,只有和C关系不错,听说最近D就是住在C的家里。听到D住在C家里我立刻眼前一亮,或者C就是个突破口。
  我抬头问小X是否把C带来了,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我与他一起去找在办公厅等候的C。
  不管凶手是谁,我坚持马尔克斯的说法:他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
  看到C时我有些惊讶,还以为D的朋友应该也同他差不多,懦弱,邋遢。没想到C身材挺拔,整洁干净,即使有些焦急也是温温和和,彬彬有礼的。
  我在他的身边站定,请他坐下。他先是礼貌的道谢,然后用右手拉开椅子坐定,同时简单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并表示他一定会如实的回答我的问题,知无不言——看样子他已经基本了现在的情况。
  我问了C一些问题,他都很认真的回答了,和我们掌握的情况也基本相符。当我问到那几起案发的时间段D在哪时,他一口咬定D和他一起呆在家里,我仔细地观察了他的表情,自然的没有一丝破绽。我问他D的惯用手时他也没有犹豫的告诉我是左手,D的左臂确实相对右臂结实一些、粗一些,应该没错。他的所有回答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总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对。
  应该没什么有用的线索了,案情还是一如既往的扑所迷离。就像卡夫卡说的那样,看来离此洞口约一千步远的地方才是地洞的真正入口。就在我准备起身送C离开的时候,小G突然风风火火的跑进来,交给我一些东西,看到这些之后,我倒吸了一口气,马上把这些东西摊给C看,语气也一改之前的平和:C先生,您就是这么配合我们的?
  而C看到这些东西也大惊失色,连连呢喃着这不可能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啊……我懒得分辨他是演戏还是真情流露,转身就要走,却被C一把拉住。
  警官真的很抱歉,我刚才的言语可能……可能干扰了你们,但是,但是我真的不记得D出去过啊,我们,真的,我们每天晚上一起入睡,早上一起起来,这一个月来每天都是啊……
  看他一脸窘迫慌张,也不像说假话的样儿,我心有些软了,又询问了D突然住进他家的理由。谁知他却茫然地想了半天,然后告诉我他也记不清楚是因为什么了,还解释说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因为是特别好的朋友,所以他后来也就没问D。
  如果说刚才还对他的话有一丝迟疑,那么现在看他就像一出闹剧了。我冷笑一声再不理睬他,径直走向办公室。
  听小G说,D的作案过程被人以照片和视频的形式匿名发了过来。可以断定D就是凶手了。不过……想起之前的疑问,我还是有些不解。于是打开了网页,在搜索栏打上了一些字。
  网页还在缓冲,我趁着这个过程开始回忆所有细节,看能不能从中找出答案,突然听到走廊里一阵喧腾,我皱皱眉,正准备出门训斥,小Z风风火火的跑进来,和我说D的精神好像失控了,正在发疯,问我怎么办。
  -
  之前的一些怀疑,似乎要浮出水面,被笃定了。
  我望向电脑屏幕,已经刷出来了,
  Dissocialive Identity Disorder,简称DID,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K医生
  接到电话以后我立刻赶往警局,解离症吗?我有些激动又有些怀疑。激动是因为在国内几乎看不到解离症的真实病例,怀疑也是因为这个,我不相信在精神科坐诊那么多年都没遇到,现在就冒出个杀人犯是解离症患者?不管怎么说,先去看看吧。
  到了警局,R警官先为我说明了相关的情况,然后带我去见了可能患有解离症的D。按照R警官说的,D确实有一些解离症的倾向,但是如今我坐在他面前,却觉得D绝对不是解离症患者。
  莫名却也肯定的知觉。
  我先是对着他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还说明了此行的目的,他怯怯的抬头看了我一眼,又立刻低下了。
  D,我了解了你的情况,你听我说,我知道你是在保护你身体里的第二个灵魂——也就是你的第二人格,但是,他犯了错就得承认,不然会害死你的。我们国家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作案人是有保护的,这一点我相信你也有所了解。所以,别为他隐瞒了,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吧,你会没事的。我摆出一副温和的面孔,有些诱降的意味。
  听了我这番话,R警官皱了皱眉,我明白他的想法,他一定是觉得我这样太容易混淆视听,我暗自笑笑,他现在并不明白我的意图啊。
  而D听了我的话则是犹犹豫豫的微张了张口,但静默了半天还是没说话。
  我明白他这是要说了,于是继续强调“保护”,让他觉得即使把一切说出来也是安全的。经过我孜孜不倦的“劝导”,终于,他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开始断断续续告诉我们他所知道的“D1”的犯罪过程。旁边的警员立刻开始记录,时不时问一些问题D也都差不多能回答上,只是他一开始说第一个被害人头部被他击打了两下,却在R警官追问的时候又改成了一下,在这一过程中,他摸了摸鼻子,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说谎的典型动作。可是他既已和盘托出又为何偏偏在这个问题上说谎呢?我只当他是记不清了。
  他又说他知道杀人太可怕了,但是他没办法控制“D1”,他求了他很多次,但他都不听,他也想自首来着,但是一是有些不忍放弃“D1”,二来“D1”曾经威胁他如果敢报案就毁了他独占这具身体。
  从审讯室出来,R说D交待了很多只有作案者本人才能知道的细节,再加上照片和视频,可以确定他就是凶手了。他先是对我表示了感谢,末了又问我怎么看。
  我告诉他明天一早我还会来,希望他能把D交给我,一整天。R警官有些吃惊,但也什么都没问。
  R警官,我和你一样,不想严厉制裁一个病人,但也绝不会让人顺理成章的逃脱制裁。
  第二天,我给D轰炸了一整天的心理测试,看了测试结果,我大概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我一边起身走向门口,一边望向D貌似不经意的自然自语着,按照心理学上的说法,多重人格最起码也要有两个非核心人格,之前还没听你提过你的D2呢。说完,我就拉开门出去了。
  R警官依然问我结果。
  相信我吧,不出两天,我会给你最终结论。
  -
  当听到R警官打电话告诉我D又发作了,这回出现的却是“D2”的时候,我知道,答案已经揭晓了。
  最后,我到警局当着R警官和D的面,拆穿了他的阴谋。
  D,你很聪明,你知道解离症的核心人格和非核心人格会有明显的性格差距,也知道解离症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优势手,于是你开始“创造”第二个自己。老实说,你做的很不错了。
  但是,真相永远不会被掩埋。
  想知道我是怎么看穿你的吗?你一共有三个明显的破绽。
  第一,大多数情况下,核心人格是无法感知到非核心人格的存在的。如果别人不告诉你,你的核心人格——也就是你,根本就感知不到第二人格的存在,当第二人格出现后,你会出现短暂的失忆,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可是你不仅记得自己“第二人格”时做的事,而且还记得那么清晰仔细。
  第二,一整天的心理测试最终还是会让人疲惫不堪,所以即使你努力掩饰,后几次的测试结果还是越来越接近你的真实状态,从结果上看你基本没有患上解离症。
  第三,研究表明,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平均可以有十三到十五种人格,这不假,但是那只是理论研究,并不是每个人要有至少两个的非核心人格的,而且新人格的出现通常是环境生活的改变激发出来的。为什么之前你绝口不提“D2”,我一试探就出现了?太巧合了。巧合往往是最接近真相的。
  真正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会试图掩盖自己的症状,只有装病者才总是急于显示自己的症状。D,你输了。
  D
  站在我面前的K医生炫耀似的讲起了他是如何看破我的“阴谋”的。我心里暗暗觉得可笑,是的,可笑。他当真以为伪装解离症患者逃脱审判才是我的阴谋吗?他当真以为学过心理学的我真的不知道他说的这些吗?他太天真了。
  之后他又毫不客气的引了尼采的话教训我,他说,与野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也变成野兽,当你望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会回望着阁下。恭喜你,终于落进深渊,堕入地狱。
  呵,深渊吗?这算什么深渊呢?我还是没说话。
  冷冷的目送他们出了门,我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R警官,K医生,生者的地狱可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也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
  有些事情可能你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了,但没关系,这样才能够证明是我赢了。
  我不是骗不了你们,我只是想明白了,什么才是更深的地狱。
  -
  胆小、懦弱,这大概就是所有人眼中的我,也因此他们会对我所谓的“第二人格”惊讶。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各位——如果你也曾在孤儿院那种地方生活几年,你也一定会学的谨小慎微,察言观色。
  对演员来说,演技是饭碗,对我们来说,演技是保护色。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自己最好,但我知道只有伪装的自己才能更好的活下去。的确,在不知道那件事以前,活着,就是我所有的目的与希望。
  所以认识C我是满心欢喜的,本以为苟且的一生终于能拥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因此当温和的他突然有些强硬的要求我去他家住时,我也不疑有他。事后我才反应过来,那天打出租回去,他是用左手开的车门。
  开始在他家的几天,我们相处的很融洽——只是除了那次我吃榴莲,他立刻躲得我远远的。后来他告诉我,榴莲是他最讨厌的,他忍受不了那种味道,于是我也就再没在他家吃过榴莲。
  直到五号那天半夜一点,我在偏僻的小路醒来,惊愕的发现自己的右手拿着一把铁锤,上面还有新鲜的血迹。隔着我不远躺着一个年轻女子,紧闭着眼,满脸是血。
  我立刻尖叫一声爬了起来,一下子撞到了什么,我本欲叫喊,却有一双手死死地捂住了我的嘴,心里又是一阵战栗,我忍住恐惧回了头,看到C在一片黑暗里死死地盯着我!
  他先是厉声告诉我不要叫,会引来人,又冷冷的告诉我,刚刚我突然从家里冲出来跑到巷子里要杀这个女人!
  我全身发冷,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什么都不记得,我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我还没缓过神,C却推了我一把,和我说这个女人很可能没死,如果醒过来我一定会进监狱的!我当时太害怕了,也没有多想就拿着锤头狠狠打了那个女人致命的一下——大概是因为这下太用力了,所以后来警察才只发现了我击打的痕迹,而没有发现C的。
  打完以后,我手一抖,锤子就掉到了地上。当C用左手去捡的时候,有些清醒的我终于反应过来有什么不对了。
  他这是……第二人格?学过两年心理学的我发现这个秘密后,狠狠吞了一口气。我本来想问个仔细,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他接下来说的话,让我放弃了这个念头。
  他鄙夷地说,瞧瞧你这幅样子像什么,不过是杀人而已,就吓得惊慌失措,六神无主了,你这种人,真是像榴莲一样讨人厌的存在,我怎么会有你这么没用的弟弟!
  我因为“弟弟”愣住了,心里顿时像有一阵飓风席卷,但我学过心理学,我知道他的第二人格暴虐,冷酷,这时候与他争辩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我一句话没说同他一起回了家。
  第二天C一切正常,很明显完全不记得昨晚的事情了,这让我更加笃定他患有解离症。我闭口不提昨晚的事,只是责问他到底与我是什么关系。他大概根本没有想到我会问这个问题,惊愕过后也迟迟没有开口。后来抵不住我再三追问,他无奈又歉意的告诉了我,我的身世,还有,我和他们一家的关系。
  当年C的父亲——也是我的父亲,在已经结婚生子的情况下招惹了我的母亲,有了我。但由于发妻因此自杀,最终良心不安离开了她,因为生而无望,最终我的母亲在生我时,难产而死。
  我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C因为亲眼目睹母亲跳楼自杀,在这种巨大打击下后来出现了第二人格。C的核心人格是善良的、温和的,他觉得对不起我,想要补偿我,而C的第二人格是残暴的,他认为是我和我母亲破坏了他原本幸福的家庭,所以,要我来他家,骗我犯下杀人的罪行,以此来报复我。
  C讲完很忐忑的看着我,说他只是想补偿我,没有别的目的,问我会不会恨他,我抱住他说,你是我哥哥,我怎么会恨你呢。
  C和C1,我又怎么会不恨你们呢。你们不会明白,在孤儿院长大的小孩都经历了什么,也不会明白无父无母的经历给了我多大伤害。只是这场报复,才刚刚开始呢。
  之后的日子,我将计就计,C1想让我杀人,我就按他的想法去杀人。但因为受到C1的启发,我在作案时故意营造出“第二人格”的假象——我当然不是为了逃避制裁,死对我才是解脱。我知道C1在暗地里拍照和摄影,但那又怎样呢,我早晚要进监狱的,这也是我计划的一部分。
  -
  我被判了死刑。六条人命,残忍的作案方法,还企图佯装精神病患者蒙混过关,这判决不冤。我以前总觉得,人只要活着就是好的了,现在才发现活着才是最累的,即将要死去的我,是从未有过的轻松。
  死刑执行之前,曾有两个人来看过我。
  一个是我的“哥哥”C,他不敢相信一切是我做的。他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明白吗?我的“哥哥”,我看向他的表情挑衅又轻蔑,因为我恨你。如果不是你的父母,我也不会活的这么痛苦。以前我还可以用一千种理由安慰自己,但你告诉了我真相。那真相是一道门,你把我推出门外,把希望都留在了门内。
  你让我如何不恨你?你让我如何好好生活下去?
  你不是问我为什么这么做吗?因为我要报复你!是你告诉了我残酷的真相,所以我要自我毁灭,我要让你内疚一辈子。
  这就是我的报复。
  看着C愧疚不已的样子,我感到一阵阵从未有过的快意。我继续说,你如果想弥补我什么,就离开这儿吧,一想到我和你生活在一座城市,呼吸的是一座城市的空气,我就恨不得马上死掉。哦对了,最好多去几个地方,别像我这样,哪都没去过,就要死了。我想我现在的表情一定特别恶毒。
  最后C经过漫长的沉默,和我说,如果这是我想要的,那么,他会离开这儿,他会内疚一辈子,这是他欠我的。
  第二个人是R警官。
  他终于后知后觉的发现了一些东西。发现了我在一所大学做清洁工的时候曾经旁听了两年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发现了五号那晚——也就是第一起案件作案地点附近一个极其荫蔽的摄像头里的一段视频。
  他问我为什么明明对解离症了解那么透彻还要故意漏出破绽,问我为什么没打算蒙混过关却还要伪造一个第二人格,问我口口声声说恨C为什么到头来还要保护他。
  他听你的话离开了这座城市,如今谁也找不到他,你的恨太真实了,我们都信以为真了。
  我听到他这样说。离开了吗?那真好。我伪装第二人格并不是为了逃避制裁,我只是在拖延时间,让C离开,这才是我的报复呢。
  我笑了笑,抬头回答R,你们没有判断错,我恨他入骨。我不是在保护他。如今这案子已经结了,况且单凭视频只能判断是他打晕了那个女人,抓他回来又能怎么样呢?
  R警官,放弃吧,相信我,现在是最好的结局了。
  R紧紧地盯着我,我也毫不胆怯的望回去,就这样僵持了一会,R无奈的站起身走了出去,我知道,他是默认了我的话,他一定是觉得 ,既然给不了C应有的惩罚,让他内疚一辈子也好。
  但是啊,我的报复可不只是要他内疚啊。
  我要的,是活生生的地狱。
  C
  我到了N城。
  可是到了N城的我却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了。我打开手机备忘录,发现里面有一条路线图,N城之后还有B城、E城、T城……
  这么说,我是出来旅游的?那最末尾的赎罪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想了半天还是想不明白,于是我拿出刚刚买的榴莲,虽然气味难闻了些,但是味道真不错。
  
PS:鉴于这个故事比较错综复杂,所以我按照时间顺序为大家讲解一下。看懂了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略过此部分。
  C的父母本来十分恩爱,后来D的妈妈和C的爸爸在一起了,还怀了孩子也就是D。知道这件事的C的妈妈就当着C的面跳楼自杀了,这个时候C就因为巨大刺激有了多重人格的倾向。后来因为C妈妈自杀事件,C爸爸很愧疚和怀孕的D妈妈断绝了关系,结果D妈妈伤心过度难产而死。所以C一直是在孤儿院里长大的,因为特殊的生活环境,所以他很多时候都在伪装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伪装第二人格可以伪装的那么真实的原因了。后来他在社会上干过很多活,其中一份工作就是在大学做清洁工,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学了心理学。因为C很善良,所以就想补偿D,于是以朋友的身份接近他。C不知道C1的存在。让D去家里住的其实是C1,因为是用左手开车门的,(但C的惯用手是右手,他去警局就是用右手拉开的椅子)所以C不记得为什么D去他家住了。C1让D杀人,然后让他进监狱,这是他的报复,因为C1非常恨D。知道一切的D就伪装第二人格,这样以后警察处理案件的时候就可以拖延时间,D好顺利展开报复。他的报复一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让C愧疚,于是他故意露出破绽,打算用自己的死让C内疚一辈子。第二部分是,他看出来了C1的存在,他也知道多重人格基本上没有可能自愈,一旦患上,如不治疗,将会持续终生。所以他对C隐瞒了他的病情,而且他知道(之前K医生也说过),生活环境的改变,可能还会增生出新的人格,所以他让C离开这儿,他的用意是让C的病症越来越严重,让解离症毁了他这个人,毁了他的一生,这才是D最终的报复。而最后C的那段自述其实就是说C2已经出现了,因为之前提到过,C很讨厌榴莲,C1骂D的时候把D比作榴莲,所以C1也很讨厌榴莲,因此最后那个觉得榴莲好吃的是C2,D的报复一点一点在实现,这就是整个故事,呼,说的好累。
  • 大学 - 小说
  • 字数:7498 投稿日期:2015-2-10 20:25:00

  • 推荐3星:[奔驰]2015-2-10 20:26:19


    精品推荐人:ALEXEA,风随年华,丽特芭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