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讨论起作文的批改来了,是在这期的《小学语文教师》上,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是主张作文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在乎文字上、语句上的纰漏;一是主张要抓好基础,不放过一字一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我不是什么专家,也不可能在那种杂志上发表什么观点,只在这里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如果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以上两点是可以成为矛盾统一体的,是可以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我们不一定要舍其一而取另一半,我们可以兼收并蓄,可以包容统筹。说白了,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吧――中国的传统文明。我们既要保持和发展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又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语文态度,两者兼顾,岂不更好?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做起来都非难事,只要是一名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语文教师都可以做到。但实际上,要真正做好这些事却非常之难,很少有人能将它们做得出色。首先,说说兴趣吧。学生的习作兴趣来自他人对其作品的欣赏度,越是被人家肯定和欣赏,其积极性便愈高,反之,则愈受打击,而渐次消失殆尽。由此看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褒奖和欣赏是何等重要。我们常听说也常看到,当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或班级里表扬某人的作文时,这是对他(她)何等的鼓励,如果他(她)的文章有幸被读出来,那么他(她)的写作信心必定倍增,至少在短期内会保持一种很好的积极向上的写作态势,能有一种良好的写作心态,而且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信誉也会随之上升。这种积极的评价方式无疑是有效而有益的。但为什么语文老师不能将这种方法用起来呢?其一,这样的好文章不常有,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相反的是“好文章不常有,而愿看到好文章的老师常有”。好文章真的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教师只能教其方法,不能教其操作,如同只能教其方向,不能教其走路一样。其二,教师没这份工夫。有这颗心、没这份时间是常有的事,一想到班级、学校中那么多的杂事要管,再一天忙到晚不停歇的课务和改作等,想要抽出时间来树个榜样、立个模范也不容易,不用说学生的习作,就连名家名作想抽个时间给学生读上一两篇都没得空。其三,有时间表扬时,受到鼓励的也只是个别同学,受到伤害的却是大多数。为什么这么说呢?当老师在表扬和肯定一名同学的时候,肯定有不少与他(她)水平相近的同学不服气:“凭什么他(她)这样的文章就可以被表扬,我的文章就不被肯定呢?看来,以后还不如写得差一些也不过如此了。”而且被表扬的同学一旦被老师定了性,同学们一定会对他(她)的其它文章也另眼相看,这是一种非常挑剔的目光,自然一个人的文章想要都出色是很难的,这又难免打击不少同学的写作积极性。其四,作文的好坏很难断定。有的语言在这里是好的,但用在另外的场合就不好了。如此,当学生们将被老师表扬的那种表达形式广泛应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时,不仅会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更容易导致张冠李戴、强拉硬扯的现象,我们不是常看到有学生将教师认为好的句子反复运用在他(她)的每一篇文章中吗?有人以为这样就是兴趣了,其实不然,这只是东施效颦、投其所好的一种权宜之策罢了,他们认为老师喜欢看这样的句子或文章,就拼命地往这方面发展,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个性都丧失殆尽了。
兴趣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切不能因为个别人的兴趣而扼杀了大多数人的兴趣。那么,是不是为每个学生都寻找一个或几个闪光点,然后放大就可以了呢?肯定每一个学生自然是好事,就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会让孩子感受到信心和力量,但是“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情”,单是爱就够了吗?单是将他(她)的闪光点拿出来就可以了吗?还不够。我们且不说这样做会不会娇惯了孩子,让他(她)养成了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性格,单就教师迁就地去为每个孩子找到闪光点来褒奖这件事就足够让人恶心了。教师哪怕是怀着一百个爱心去爱每一篇文章,发现它们的可爱之处,并加以呵护和烘托,那么在别人眼中会不会太假了呢?会不会让一位随意乱写的孩子觉得自己这样写都可以被老师鼓励、表扬,是不是幸福来得太容易了呢?更何况更多时候教师是自己都不满意自己对一些文章的好评的,只是出于虚伪的恭维罢了,当然,教师不需要去恭维学生,只是教育学上说,孩子是喜欢听好话的,就像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一样,只有那样他们才会进步。所以,教师如果对自己给学生的溢美的评语自己都看着想吐的话,最好还是别写了,直接给他(她)指出问题所在比呵护所谓的写作兴趣和信心要好得多。
兴趣确实很重要,一个人如果始终有着兴趣作为动力的话,什么事干不成呢?难在难以形成真正的持久的兴趣,难以将兴趣转化为志趣,并为之不屈不挠地做下去。我很想给学生们更多的鼓励,比如用波浪线划出优美的语句,在旁边用抒情性的言语告诉他们我是多么欣赏这句话;比如在文章最后的总评中用交谈式的、聊天式的欣赏性语言告诉他们我看了他们作文后的快乐感受。但这些并不能用得很多,一则只会在少数好的文章中才有,二则学生见了也未必真领情,现在的学生甚至有了“老师唬我”的想法了。甚至这样少的一些评价也是要看时间去的。比如,在网上,我很想给同学们的作文一些帮助性的点评,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还曾经试着给两篇作文的所有字词语句都进行了疏通性的修改,并用不同的颜色和修改符号改了,但花时近一个小时。我也曾给班级的学生作文进行过详批,详到整篇文章再无一处字词、标点、语句的问题,篇章结构和叙述上也都作了详细的批改和调整,并作了详细认真的文章总结点评。可这样的一次作文,全班39本作文,我实足改了两个星期,用上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才改完。对于学生来说呢,他们只用两分钟时间看一下等级和老师用红笔标出的地方,然后塞到抽屉里了,有的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就丢到里面了――如果没有老师请其仔细看的要求的话。
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方面的问题,即兴趣之外的基础,算得上争论者们谈的与兴趣对立的一个观点。基础之重要在于严谨,但对于一个不需要严谨的社会来说,基础实在没有必要提高到这种程度。人常说,人在长大之后自然会懂得许多道理,自然会改掉许多习惯,也即是此。一些语文老师的观点就是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他们的错别字之类的语言问题自然而然就会改正的,不用担心他们以后还会犯语法错误、字词错误的问题。我觉得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多与少是相对而言的,有与无不能绝对论,语文不是那种精确的东西,或许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会懂得很多原本自己没有搞懂的东西,但这些也必须是在教师曾经提醒的基础之上,而且他们不会积累得太多,总没有一开始就认真学的人来得扎实。所以,强调作文批改时要注重基础、不放过字词批改的也很有道理。
于是,有人就来了一个折中的方式,即我们的中庸之道,采取两者兼顾的方法。殊不知这样一来,教师的负担可是又加重了。教师既要瞪大眼睛找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之类的“不法之徒”,又要发现文章中的“灵气仙胎”,采用夯实基础、发展兴趣的方法齐头并进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关键是什么?要给教师充足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那么繁重的课务和工作又怎能让教师搞好这些工作呢?充其量也只能应付了。像有些学校、地区,尝试着采用国外的每周十课时的工作制,那里的老师们也才能有时间真正地这样去做。
不过,话又说回来,作文批改的目的无非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而这些能力、水平的提高目前又有多少是与老师的批改相关的?其自身的阅读和写作才是主要的。由此,我也想,网络作文中作者与读者的统一,评价与欣赏的统一,兴趣与责任的统一,短期与长时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都是能让大家达到不断地有效地提高这个目的的。
(时200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