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
●好孩子不急于吃糖
●吃糖的孩子不一定甜蜜到永远
●自己选糖最甜
“糖”当然应该奖励给好孩子。“糖”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一种诱惑,更是一种追求,一种向往,一种快乐,一种成功!
但在现实生活中,好孩子却不一定都能吃到糖,有些“坏”孩子却活得更甜蜜。而且到底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好孩子吃不到糖又该怎么办?
●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
先讲一个故事:同村有两个男孩同时上学,初中毕业时,一个孩子因家庭原因被迫辍学去打工,另一个则继续上高中、读大学,以至后来的硕士、博士……许多年后,另一个孩子拿到了博士证书,踌躇满志,来到一家颇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去工作时,结果发现坐在董事长位置上的年轻人,竟是当年辍学打工的男孩……
人们无法对这两个男孩进行简单的区分:谁是好孩子,谁是坏孩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吃到了糖,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好孩子的标准应该是:循规蹈矩、听话、成绩好。这个标准害苦了许多生性爱玩好动的孩子。其实这个标准在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同时,却忽略了课堂外更加丰富多彩的实践知识。
社会是发展的,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挑战与机遇并存,社会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评价好孩子与坏孩子的标准也需重新界定。
当上帝关住了一扇门,他肯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而努力进取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他们都会吃到糖,只是方式不一样。比尔·盖茨逃学逃出了一片光明,韩寒弃学从文却一举成名。以现在的眼光看,他们能算“坏”孩子吗?
● 好孩子不急于吃糖
再讲个故事:南京大学的一个学生被宝洁公司聘用,但同时他又考取了一家大学的研究生,他该如何选择呢?最后他选择了先读研究生再就职,他没有急于吃“糖”,而是选择了先“求知”。
著名科学家王选告诫青年学生说:在校期间不要急于“满口袋,要想办法先“满脑袋”;“满口袋”不一定能“满脑袋”,而“满脑袋”将来一定能够“满口袋”。
好孩子就应该是那种为获取“满脑袋”的知识而暂且放弃吃糖的孩子,但他将来肯定会用“满脑袋“的知识去获取“满口袋”的“糖”。
有位学生,大学四年没有参加过一次舞会,没在班上出过一次风头,默默无闻度过了整个大学时光。然而正是在这默默无闻的四年中,他潜心于计算机编程,练就了精湛的技术,在大学毕业时,他最先找到工作,而且是全班最理想的工作。他也是这种不急于吃“糖”而先“满脑袋”的优秀青年。
●吃糖的孩子不一定甜蜜到永远
现代社会,好像特别偏爱偏才生。满舟上大学了,韩寒出书了,许多关于偏才少年的报道也频频见于报端,社会投给偏才生的糖果太多太诱人了。
其实,获得太多糖果的所谓偏才,很可能会因为吃“糖”太多而虚浮,不能潜心学习,基础不牢,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步履艰难,甚至停滞不前。谁又能料定今天灿烂耀眼的童星不会是若干年后的“方仲永”呢?偏才生确实有其特别出众的一面,但这种出众如果过早偏离基础学科的厚土,就会像无土栽培的花卉,美丽得可以炫人眼目,甚至可以惊世骇俗,但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所以不注意基础学科的培养灌输,只一味地拔苗助长,培养特长,对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少年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得到糖吃的孩子也一定会甜蜜会永远。奥赛奖项获得者年年都有,大学特招生也更是司空见惯,但没有谁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自己选糖最甜
世界上的确有天才,鲜花、掌声、桂冠总是环绕着他们。但我们不用妒忌,也无需妄自菲薄,因为:尽管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但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人才,只要自己想。只要自己能抓住机会,相信自己,发展自己,就会成为人才,就会拥有成功的桂冠,好糖都是自己造出来的!
努力可以改变一切,勤奋可以创造一切,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自己造的糖最甘甜。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极其普通的大三学生决定战胜自我,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发展计划:每天至少读书450页,同时对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竭力培养。几年下来,结果连他自己都吃惊,自己变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文采出众,神采飞扬。30出头已是系党总支书记了。而这一切都源于自己的努力。
人们都需要学会自己造糖吃,人人都需要学会把自己培养成人才。